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全国名中医、医院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刘茂才
“茂叔来了!”一位年轻的医生推开门,80多岁的刘茂才缓缓地走进诊室,屋子里等候的一群80后、90后医生和护士站起来,纷纷叫着“茂叔”。“茂叔”是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对这位老人的爱称。在他们心中,老人家就像一个老顽童,是医院里最可爱的人。在患者心中,刘茂才同样也是最可爱的人。作为全国名中医、医院脑病学科学术带头人,从医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凭借深厚的理论造诣和精湛的临床经验,在医院创办了中医脑病学科,并不断完善相关诊疗体系,拯救了无数患者,被誉为“驱风大师”。
成为最可爱的人
在成为“驱风大师”之前,刘茂才差点成为“其疾如风”的军人。
出生于年的刘茂才,闻过抗日战争的硝烟,感受过解放战争的激情,也熟悉抗美援朝的传奇,从小对军营充满向往,希望成为一个“最可爱的人”。
读中学时,部队到学校征兵,因为表现突出,又有着强烈的参军意愿,学校就推荐他去应征。可惜的是,因为小时候卫生条件不好患中耳炎导致耳膜穿孔,体检时听不到手表秒针走动的声音,刘茂才不得不放下这个梦想。
如今穿越60多年的人生长河,刘茂才依旧念念不忘不能穿上军装的遗憾。也正是因为这个遗憾,他决定学医,希望帮助有着同样梦想的孩子不会因为疾病错失机会。
“当时我比较幼稚,认为西医是靠听筒,中医靠三个手指摸脉就可以看病。”刘茂才说,考虑到自己听力不好,用听筒可能会遗漏病情,于是决定学中医,并于年考上了广州中医学院(今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第二批中医大学生,“既然入了中医行,那就做一行爱一行,就得努力学好本领,为患者解除疾苦。”
作为国务院最早批准成立的四所中医学院之一,广州中医学院人才济济,罗元恺、刘赤选、何竹林、邓铁涛等名师的教诲让刘茂才受益终生。年,刘茂才毕业了,尽管他在志愿表上写医院,但最终还是服从组织分配到了医院,一做就是55年。
刘茂才初到内科病区就发现,所收治的急危重病人,中风病占很大比例。在当时条件下,中风急危重症治疗预后不佳,即使幸运地挽救了生命,但瘫痪诸症难免,还得艰难地求生,他们抵抗病魔时痛苦的样子让刘茂才心生悲悯,后来又得知中国中风发病率一直高居世界前列,决心把救治中风患者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文革期间,掀起一股破旧立新运动,实施“医护工一条龙”,并推广“一根针一把草”治病的新医疗法。有一次,骨外科有一位患者因“腰椎间盘突出并发热待查”转入内一区,经过诊治病情一时未得到缓解。在此前,医院诊疗,并做胸椎X光照片,结果胸十一椎体以上未见异常。在本院转科前做过腰椎X照片,其结果是腰椎间盘脱出。
内科主任岑鹤龄教授查房时,发现患者下肢不能正常活动,就拿了一根棉签在患者胸腹上来回划动,确认患者下腹壁反射消失,就告诉刘茂才,需要补拍胸腰X光片。补拍X光片结果显示第十二胸椎结核。终于揭开了腰腿痛和发热的真面目。
“因为缺少神经学知识,差点造成误诊,这让我深受触动!”刘茂才说,医院实施军管,作为党员医生的他多次接受批评,受了不少委屈。但是,他也因此认识到自己存在不足,“我们要为人民服务,要‘又红又专’,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他决定推开医学的另一扇大门。岑鹤龄教授就是先掌握了中医,然后再在北医大学习六年西医,成为中西医兼修的医学大家。尽管大学时学过2年西医,年也在中山医科大学内科进修过5个月,但这远远不够,刘茂才决定再好好补一补课。
文革结束后,他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打报告请示,并于年被派到中山医科大学神经专科进修。一年多后,他结束进修回到省中医,被任命为内二区区长,并主持成立了脑病专科门诊,开始创业。
“最初,脑病专科只有我一个主治医生,是个光杆司令。”刘茂才笑着说,自己只是“半桶水”,每次出门诊,就邀请理疗科出身西医的陈少惠医生帮忙,“医院只有三大常规、一般的常规生化、普通的X光照片等检查,我们主要靠询问病史和物理检查敲敲打打作诊断,不明确的就组织院内外的专家会诊。”
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刘茂才不止收治中风患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也收,边做边学,进步神速,直到年因为救治无名氏而名震岭南,从此逐渐成长为患者心中最受欢迎的医生之一。
内外兼修的杏林高手
无名氏是年秋的一医院急诊室门口的。急诊医生经过简单抢救后,因其昏迷不醒,转到刘茂才主管的内二区做进一步救治。
刘茂才初步诊断患者受外伤导致脑蛛网膜下出血。由于病情严重,患者迟迟没有苏醒,还发着高烧,呼吸和心跳等也极不稳定,随时可能死亡,治疗这种危重患者需要较多费用,患者身上没有钱,也没有证件,怎么办?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看着刘茂才,他没有多想,就一个字:救!
无名氏住院期间表现得极端烦躁,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排便七八次,而且因为半身不遂、血液循环差,为护理带来了不少困难,但真正的挑战是刘茂才确诊患者脑干损伤,死亡率极高。刘茂才顶住了压力,请医院的颅脑外科医生共同会诊,最终制订了一套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30天后无名氏苏醒,天后痊愈,创造了不需要气管插管、久病卧床全身无褥疮的奇迹。
这次救治过程经《羊城晚报》报道,引起极大的反响,甚至有老人专程坐车赶来捐钱给无名氏做诊疗费。刘茂才的名声也随之传出,越来越多的脑病患者慕名而来。不过最大的收获是证实了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脑病救治质量,也激发了他深入探索的欲望。
“作为中医生一定要有中医思维,也要看到西医、中医各有所长。”刘茂才强调。在接下来的临床实践中,他既充分利用西医对脑病的诊断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也积极发挥中医整体调控的优势,运用活血化瘀理论进一步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年10月,广东省政府召开第四届广东省名中医表彰大会,表彰国医大师、全国和省名中医。图为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为全国名中医刘茂才颁发荣誉证书。
在他的带领下,脑病专科从中医管病房,到中西医结合抢救危重患者,医院优势专科。随着慕名而来的患者不断增多,年医院成立了脑病专科病房。
过去,中医在脑病领域一向专注于内科治疗,刘茂才同样不囿于成见,力倡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特别是鉴于出血性中风患者增多,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医院成立颅脑外科,医院系统开展脑外科手术的先河。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有独到的疗效,比如中药对中风小量脑出血十分有效,但是也有局限,遇到大量脑出血患者就需开颅清除血肿。”刘茂才介绍,引进开颅术后不仅可及时抢救患者生命,中医药也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为中西医结合开辟了一条新路。
这一认识在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高血压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围手术期采用中医药治疗,患者病死率大大降低,致残率大大减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该课题成果被科技部等四部委评为“优秀科技成果”,是当时唯一获得该奖项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假如回避现代科学,我们就永远无法了解这些。”
刘茂才教授回忆,医院要创建全医院,其中一个条件是要拿出5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医院就拿不出来。在医院科研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作为副院长的他当仁不让,通过主持“九五”国家攻关课题,医院学科建设,医院发展。
刘茂才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也折服了西医。年,西医脑病专家凌锋教授向刘茂才伸出橄榄枝,共同创建了全国首个中西医结合脑病中心,这位雷厉风行的铁娘子与温和从容的茂叔产生了化学反应,国医大师邓铁涛称两人的合作是“中西内外、比翼齐飞”。
▲刘茂才带弟子们查房
现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李铁林教授也医院的,因为要开展脑血管外科手术,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这是医学上的新领域,难度风险均较高,中医同道们能接受吗?”李铁林心中充满怀疑,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多虑了,因为茂叔已经打下了良好的脑病外科治疗基础。
“同刘教授接触相处的时间,也是我较深入地同中医及中医人逐步认识的时期。”李铁林从此成了茂叔的铁杆粉丝,他说,刘茂才学识渊博、医路广阔,同时又是谦谦君子,低调、缜密、务实,“代表了一种真正的中医精神和文化,也反映了中医人的中医观。”
这一年,刘茂才的弟子黄燕、杨志敏等人也开始广为人知,杨志敏还在年被评为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医院年轻中医生的代表。后继有人,又不断有强援引进,从这时候开始,医院的发展节奏开始爆发。
后来的故事已经众所周知了。
医院迅速成医院,脑病专科也在刘茂才的带领下升级为脑病中心,拥有10多个特色专科门诊、7个病区,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也是全国最大中医脑病临床中心之一。
以刘茂才学术思想为主体的研究课题,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为中医药治疗脑病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
“离经叛道”造就全国名中医
年,刘茂才登上中央电视台,把他的新中医脑病学推向了全国。
运用中医学的知识治疗脑病,首先要突破中医的心脑之争。“长期以来,中医把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这就是常说的‘心主神明’。”刘茂才介绍,中医治疗脑病时,运用的是中医脏腑学说,而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他发觉这一提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此他提倡“脑主神明”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指出“脑为元神之府”,但“心主神明”才是主流,刘茂才的这一做法堪称一次颠覆,有人直斥他离经叛道。
“进修过西医神经学科的知识后,我坚定地认为‘脑主神明’的说法和现代医学更能够融会贯通。”刘茂才说,他不为外界的批评声所动,坚持自己的思想,抛弃门户之见,参考西医神经学的研究成果,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使中医“脑主神明”的理论完整化、系统化。
他积极引进现代医学技术手段,也使现代科学和传统中医学得到更好地融合。“我们治疗急性脑出血病例,就要运用到CT、MR和数字显影等大型先进检测设备,这是传统的中医所不可想象的。”刘茂才说,用脑病学说替代传统的以心代脑论,对临床的帮助很大。
他据此提出的中风病阴阳类证辨证体系指导下的治疗方案,在全国医院推广应用,并且被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协作单位临床路径。
▲年11月,刘茂才被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终身名誉主任委员
也有人认为“手术是中大量脑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中医药只能在中风后遗症等康复阶段发挥作用”。“这是另一种偏见。”刘茂才说,他创新的出血性中风特别是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法,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茂才一直坚持中医管病房,发挥中医整体优势,制定了出血中风急性期阳类证、阴类证辨证标准,“体现的还是中医的治疗标准,还是发挥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法。”他率先提出“气血失调,痰瘀为患”的中风病防治理论,确立了“清热平肝、破瘀涤痰、通腑醒神”的治则,创新了出血性中风特别是中大量脑出血急性期中医治疗方法。
他还在林夏泉除痫散的基础上,结合林老治疗癫痫经验和自身临床实践,研制出益脑安胶囊,成为省中医名药,彰显了中医药优势。为了造福更多的脑病患者,他一共研制出了13种脑病的院内制剂,除了益脑安胶囊,还有益脑脉口服液、益脑康口服液、通腑醒神胶囊等,全部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协作单位临床路径治疗方案。
年,刘茂才收治了一位患急性脑梗塞的80岁老人,采取的是中药汤剂、针剂和针灸治疗,1个月后患者生活就可以基本自理;年,他收治了一位高血压性脑出血达48毫升的患者,采用的则是手术清除血肿,术后以中药汤剂、中成药针剂的综合救治方法,患者同样恢复到生活自理的良好状态。
“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运用西医知识和中医辨证思想,双管齐下,努力为病人解除病痛所扰。”刘茂才强调,不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目的都是让病人好起来。
如今80多岁的茂叔退出了临床一线。“我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风景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刘茂才笑着说,文字似乎有些萧索,语气却是轻快的。因为弟子们也已独当一面:学术继承人黄燕已经担任了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主任委员,杨志敏也是中医养生学学术带头人和国家治未病基地领头人,更年轻的传承者也在飞速成长。
回忆50多年的从医历程,这位全国名中医只用了四个字:“也不容易”。他希望年轻人要往前看:“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要与时俱进。以后就看你们的了,我相信中医脑病学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采写|宋炳军
编辑|Rena责编|黎晓心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