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国卫办医函〔〕号)、《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国卫办疾控发〔〕49号)以及近期印发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年版)》等文件,指导全国卒中防治工作和卒中中心建设工作开展。年,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工作按照《脑卒中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初步建成省、市两级脑卒中防治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文件明确提出了计划到年,在60%以上县(市)、80%以上市(地、州)、%省(区、市)建设至少1家符合要求的卒中中心,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卒中防治服务的建设目标。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围绕《“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战略,推进脑卒中防、治、管、康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结合。
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政策扶持、丰富推广路径等多重因素的推动,神经介入技术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尤以近几年发展较为迅猛。神经介入是介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以及脊髓血管疾病,肿瘤(脑、脊柱)治疗也有涉及。近年来,伴随中国脑血管病患病人数的持续上升,神经介入治疗正成为治疗脑血管重症患者的新兴有效方法。
加强神经介入人才建设为脑卒中诊治提供可靠新方法
资料显示,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卒中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我国卒中疾病负担有增长的态势卒中作为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早期筛查干预效果显著近几年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取得初步成效,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我国卒中发病率由年/10万下降至年/10万,但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5%-90%。
为促进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的实施,加强神经介入人才建设,为脑卒中诊治提供有力、可靠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提升区域脑卒中诊治整体水平。在此医院脑病科(神经内科)于年6月独立建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中医特色鲜明、西医技术雄厚、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特色专科。科室以不断创建更高级别卒中中心为契机,从防、治、康、管、宣等方面全面推进卒中救治,不断提高脑卒中救治能力和水平。
自年起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并和医院神经内科肖国栋教授及团队紧密合作,目前可常规开展脑动脉造影术、颅内外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动脉瘤栓塞术、大血管病变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血栓取出术及动脉内溶栓术等。
医院脑病科主任何小刚介绍到:我们在脑卒中的临床救治中强调精准快速,重视绿色通道建设,强调急性期的快速静脉溶栓及桥接取栓治疗,以溶栓、介入救患者于危急之际;同时又极其重视脑卒中的全程化管理,加强宣传,注重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积极康复,以宣、管、防、康治患者于平缓之时。
发挥中西医优势特长提高本地区救治水平
生命因科技而不凡,得益于神经介入疗法与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之前非死即残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通过神经介入技术,取出堵塞血管的栓子,就可以实现血管再通,让患者重获新生,没有或仅有轻微功能残障;既往被认为“不可治”的颅内动脉瘤,通过重建部分动脉血管,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可治;无需开颅或放射治疗,仅用微创介入手术方法就能治疗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这在十来年前几乎难以想象!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进一步增多,以及脑卒中救治的时效性要求,为了让更多脑卒中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发展县域神经介入技术、规范基层诊疗技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将是一场长期攻坚战。
何小刚主任最后说到:“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脑血管疾病需要通过神经介入治疗,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更需要快速及时的救治和全程化的管理。我们既要有西医重视微观精准治疗的理念,又要有中医注重整体、强调预防治未病的方法,来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对症下药”,日后我们将全面推进神经介入学科的创新和突破,推动医疗服务质量,让更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为更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陈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