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杨陶玉记者吴朝香
“我丈夫最近康复训练进步很大,能不能给他点鼓励,让他更加自信?”
“当然!现在给他颁奖状去!”医院康复医学科(望江山)脑病康复病区医护人员当天就给董先生(化名)安排了——发奖状:最佳康复勇士。
董先生曾是家庭顶梁柱,突如其来的脑干梗死让年仅30岁的他陷入绝望。初入院时郁郁寡欢、十分沮丧,每次康复训练都提不起劲,后来在病区主任洪乐凤、护士长娄玲娣等医护人员的耐心疏导下,在病友们的相互鼓励下,董先生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各项功能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终于也如愿交上了满意的出院答卷。
“洪主任,我丈夫现在不光会说话还能流利说英语了!在家里现在能推着轮椅站呢!都是自己拿筷子吃饭噢!还有啊……”回归家庭康复的董先生和妻子也经常与病区医护人员交流康复成果和心得。
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大多数是脑卒中、脑外伤病人,他们都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改变了人生轨道,从一个健康人突然成为连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的病人,不得不重新学走路、吃饭、说话……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哭泣、烦躁、失望……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带领的康复团队在精心医治、积极落实个性化康复方案的同时,十分注重病人的身心康复,常常用温柔的话语疏导病人,用亲切的笑容温暖病人。
“第一张奖状是在年3月12日颁发的,到现在总共颁发了37张,颁发的对象是有抑郁情绪的病人和康复疗效显著满意出院的患者。”据叶祥明介绍,目前颁出的奖状五花八门,却记载了一个个温馨的故事:进步奖、再进步奖、光荣出院奖、最美奶奶(爷爷)、优秀康复健将、最佳康复能手、最佳康复勇士……
叶祥明说,这些奖状的名称就是根据病人的情况来颁发及命名的。别小看奖状这么一件小事,在运用科学、医学帮助患者的同时,用奖状向患者传递希望的信息和极力帮助的保证,能够唤起患者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感觉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和爱。
50岁的沈先生(化名)就是第一张奖状的获得者。他刚入院时,因脑出血、气管切开、肺部感染、吞咽障碍、运动障碍,一直抑郁情绪,经常哭泣,家属也很着急。脑病康复病区为了激发沈先生的积极性,尝试着给他颁个奖鼓励鼓励。“很幼稚很可笑。”但沈先生收到后还是笑得特别开心,后来情绪也逐渐好转,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最终成功拔除气管套管和鼻饲管,自己吃饭,肢体功能越来越好。1月27日入院,3月12日颁发第一张奖状,3月26日颁发再进步奖,5月25日出院颁发光荣出院奖,沈先生平安回家了。
沈先生把获得的第一张奖状挂在床头
还有一位张老先生(化名),因脑外伤偏瘫入院,由于吞咽障碍,反复肺部感染,痛风发作时还出现关节疼痛,情绪很不稳定。治疗不配合,骂人、发脾气。医护讨论后,给他发了个“最帅爷爷奖”,张老先生虽觉搞笑,但却是很享受的样子,脾气也逐渐好转,积极配合治疗。
康复出院那天,张老先生还眼巴巴盯着医护人员,想再要一份奖状。医护人员给他送上一张“光荣出院奖”后,他在家人的陪伴下乐呵呵地出院。
相关阅读
对于康复患者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叶祥明给出解答
问:什么样的病人可以来康复呢?
答: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收治脑卒中、脑外伤后患者,特别是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早中期综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认知、运动、吞咽、言语等功能恢复,并予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治疗。
问:如果病人气管切开,尚有发热,咳嗽咳痰较多,合不合适进行康复治疗?
答:可以!药物对症治疗结合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排痰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膈肌起搏训练等治疗,将会更有助于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咳嗽咳痰能力,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问:入院前需要准备什么呢?
答:因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您需要准备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血常规、肺部CT报告等,陪同家属需携带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报告。如有政策变化,可提前联系咨询。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