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生儿黄疸千万别让想当然害了你家宝宝
TUhjnbcbe - 2023/11/1 21:27:00

黄疸在新生儿中很常见,可发生于婴儿出生后数日内。当婴儿血液中的胆红素较高时,即可发生黄疸。

黄疸可导致皮肤和眼白变黄。它往往始发于面部,可扩散至胸部、腹部和双上肢。它最后可扩散至双下肢。一般来说,越往下、往肢端进展,提示黄疸越严重。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黄疸?

方法:用一根手指按压孩子的鼻子或前额,然后抬起手指。如果被按压处的皮肤呈黄色,则孩子患有黄疸。建议在白天、充足自然光线下观察。

黄疸有什么危害?对宝宝损伤大吗?

检查婴儿是否有黄疸非常重要,因为胆红素水平较高如未及时治疗可导致脑损伤。黄疸除了外观上的改变,对新生儿所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两个层面:

原发疾病:如溶血、感染、胆汁淤积等,这些都需要治疗;

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对宝宝造成的最大损害,必须积极预防治疗。

新生儿常见的溶血高危因素有哪些?

◆ABO溶血症(母血型O、父血型非O),占我国新生儿溶血的95%以上;

◆Rh溶血症(母Rh血型阴性);

◆G6PD缺乏(有「蚕豆病」家族史,籍贯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较常见)。

蚕豆病与黄疸有关系吗?

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酶(G6PD)缺乏症,多发生于男性,高发于儿童,一般有家族史。医院分娩出生的新生儿,出生后会常规采足底血筛查此病。

此类患儿容易发生溶血而导致胆红素生成增加,而且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处理胆红素能力较低,故容易发生黄疸。

大多数G6PD缺乏症患者并不总是存在溶血,只有被某种因素诱发后才会发作溶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感染、氧化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化学制剂(如:樟脑丸、苯胺染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摄入蚕豆(和苦瓜)。

哪些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

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

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生后1周内,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

母乳性黄疸:

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部分患儿黄疸可持续2~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并可以除外其他常见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如何处理?

主要是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必要时补充配方乳;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需给予及时的干预。

判断新生儿是否摄入充足奶量的简单方法:

1、每天尿湿6张或更多的尿布;

2、大便从深绿色变成黄色;

3、喂食后似乎比较开心。

母乳性黄疸如何处理?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排除性诊断,也就是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宝宝黄疸的病因后才能确诊。当宝宝出现黄疸,医院就医,由医生判断黄疸类型。

如果是母乳性黄疸,母乳停还是不停?要看血清胆红素值决定。根据中华医学会年10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血清胆红素<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还要适当增加喂养次数;◆血清胆红素>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人工喂养;(国外指南并没此规定)◆血清胆红素>20mg/dl时则加用光疗。

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新生儿黄疸的干预目标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光疗是最常用的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诸如服用茵栀黄制剂、喝葡萄糖水、民间偏方中草药、直接晒太阳等都是不建议的退黄方法,益生菌一般也帮助不大。

出生后尽早开奶:提高宝宝母乳的摄入量,以促进孩子胎便的排出

随母出院后及时监测:宝宝胆红素数值达到一定数值需要及时干预

总之,新生儿黄疸治疗原则是:

尽早开奶,多吃多拉,及时监测;

必要时蓝光治疗;

存在病理因素,针对病因处理。

新生儿随母出院回家后,医院测黄疸?

我国目前大部分产科阴道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48至72h出院,剖宫产在96至h出院。

宝宝生后第4天开始:如果胆红素>12mg/dl时,建议每天监测胆红素值,看是否达到光疗标准;

如果胆红素<12mg/dl时,建议3-5天监测一次,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黄疸千万别让想当然害了你家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