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装置(NMR)是诊断人体内部疑难疾病的重要手段。
所谓核磁共振,对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加一个强的直流磁场,然后在垂直于该磁场再作用一个高频磁场,原子核与它发生共振而吸收能量。在发生共振现象的状态下,一旦切断高频磁场,原子核即会释放出从外部吸收的能量。逐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医疗诊断时,通过测定释放能量的多少和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驰豫时间),就可以知道人体内部的原子分布和结合状态的差异查出病因。
使用常规磁体的NMR,可以得到人体组织内部氢原子的信息。(占人体重量70%的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比如,我们已经知道,癌细胞中所含氢原子核的驰豫时间,比正常细胞中氢的驰豫时间要长,因此可以准确地判断癌细胞存在与否。由于常规磁体磁场较低,(只有0.3特斯拉)仅能与氢原子核产生共振。
若使用超导磁体(中心磁场可达1.5∽2.0特斯拉),它不但能探测氢,而且还能探测磷、钠等元素的共振信号,由于使用超导磁体后,其共振频率提高了。可为我们提供了在形态发生异常之前,人体内部所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的信息,可成为疑难病症的早期发现有效手段。
目前已广泛地被用于临床。它可以清楚地分辨肌肉、肌腱、筋膜、脂肪等软组织结构,发现脑和嵴髓内数毫米的微小病变,可清楚显示颅底、脑干和小脑病变。MRI在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及大部分实质性脏器的检查中有着绝对的优势。
此外超导核磁共振具有多方位任意切面的能力,可清楚地显示病变所在的部位、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对许多病变的定性、定位和定量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无观察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