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在平静状态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持续多次检查达到或超过该标准。
由于高血压缓慢进展,长期存在,可以导致许多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同时还可能引起肾脏疾病、眼底病变、脑病等并发症。
然而,一些高血压患者可能对自己的高血压状态不以为意,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身体不适,就不去服用降压药。
这些人可能认为,只要自己不感觉不舒服,那么就没有必要使用降压药物。然而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首先,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发病过程较慢而且长期存在,这就意味着即使患者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常,也不代表体内没有发生任何病变。
长期高血压,不仅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而且无法马上反应出来。有些患者就这样持续带压生存,三五个月没感觉,有的甚至一两年相安无事,因此,缺乏感觉不等于没有危险。
其次,即使没有任何不适,高血压的存在也会直接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包括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并且风险随着自己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的程度等因素而不同。因此,如果没有积极治疗,患者的身体健康就会持续受到威胁。
这类患者一般发现身体异常时,器官已经受到不可逆的损伤!身体长时间处在高压状态,在脑会导致血液瘀滞,血管壁变厚,加快血管阻塞,薄弱血管会超薄,引发脑出血;在心会长时间心脏负荷加大,心脏变大,变厚,甚至引发心衰,冠心病;在肾会引发肾功能衰竭,在眼会引发眼底出血,失明!
最后要说的是,即使是服用药物治疗高血压,也并不能保证就可以完全控制血压,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包括饮食调控、适度运动等来综合管理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