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然而,有时候患者可能会遇到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为高血压急症。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会感到恐慌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应该如何选择降压药物,以及降压的速度应该如何把控。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高血压急症并非简单的血压数值升高,而是伴随着靶器官损害的严重情况。这种情况下,需要迅速而谨慎地进行降压治疗。
然而,降压的速度和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不同的高血压急症,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及如何把控降压的速度?
在高血压急症中,最常见的几种情况包括:高血压脑病、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急性脑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肾衰竭、围手术期高血压以及妊娠相关高血压等,11种急症情况!
每种情况下的用药选择和降压目标都有所不同。让我们逐一探讨这些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高血压急症的处理原则。
对于高血压脑病,常见症状包括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
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乌拉地尔或尼卡地平等药物。值得注意的是,降压速度不宜过快。在给药的第一个小时内,只需将舒张压降低约25%即可,不应超过50%。
一般来说,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之间,舒张压控制在-mmHg之间就足够了。过快降压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原则在处理其他类型的高血压急症时也同样重要。
与高血压脑病相比,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脑出血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尼卡地平、拉贝洛尔或艾司洛尔等药物。降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出血加重和血压过度下降,因为这可能引起短暂性的神经功能缺失。
通常,医生会将收缩压控制在-mmHg左右。这种谨慎的降压策略反映了处理脑血管疾病时的复杂性。
说到脑血管疾病,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种常见的情况——颅内出血。
对于颅内出血患者,虽然同样属于脑出血,但药物选择略有不同。常用的药物包括拉贝洛尔、尼卡地平、乌拉地尔或利尿剂。当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收缩压大于或等于mmHg时,需要积极进行静脉降压治疗。
降压目标通常是将血压控制在mmHg以下,但不宜过于激进,以免诱发再次出血。这种平衡的艺术在处理高血压急症时至关重要。
与颅内出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情况。
这种情况较为特殊,通常并不要求积极降压,因为稍高的血压有利于缺血区的供血。除非血压超过/mmHg,否则一般不进行降压治疗。如果考虑进行紧急溶栓治疗,为防止脑出血,可在血压高于/mmHg时给予降压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24小时内降压幅度不应超过25%。这种看似矛盾的处理方式,恰恰反映了高血压急症处理的复杂性和个体化原则。
从脑血管疾病,我们将目光转向心血管系统。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需要迅速而精准的降压治疗。
剩余53%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