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4 21:34:00
12月5日,来自四川达州的一个罗姓患者,从医院病愈出院,临行前给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连声说:你们的肝脏移植团队,太了不起了,硬是把我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今年10月29日遵医附院获得国家批准肝脏移植的资质,团队还没有来得及分享喜悦,就迎来了艰难的挑战。”遵医附院肝胆外科主任赵礼金说,11月18日,医院转院过来。之前就了解到,该病人有家族性肝病史,肝硬化已发展到肝性脑病前兆、肝部大面积坏死。
“手术风险很大。”赵礼金说,遵医附院的肝脏移植团队反复探讨,最后决定那怕有1%的希望也要%努力,尽力挽救病人。
11月19日,对于遵医附院肝脏移植团队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来说都记忆犹新。
“病人的凝血功能基本丧失,一动刀就血流不止。”赵礼金说,他从医三十余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艰难的时刻。
“手术治病、麻醉保命。”参与手术过程的遵医附院麻醉科主任朱昭琼说,手术中由于病人出血不止,需随时维持生命体征,以至从19日中午开始的手术,一直持续了17个小时。“手术过程输血就达毫升,患者63公斤,相当于全身换血三次。”朱昭琼说,术中不停地渗血、出血,尽管源源不断的输血,仍然难以纠正血容量。最困难的时候,她也一度觉得希望不大了。
“加油!大家一起加油!”护士长黄议毫无征兆的一声喊了起来。“加油,加油!大家坚持!”手术团队成员互相激励。
“手术过程中,移植团队通过紧张的病肝切除、修整供肝、移植供肝,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操作。但不幸的是,预期的最严重的问题都发生了:由于凝血功能极差,患者术中循环几度崩溃,这对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输血科、手术护士等都是极度艰难的考验。”赵礼金说。
与死神拔河,需要高超的医疗技术,更离不开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老罗,坚持住,我们在救你!”最困难的时候,麻醉主管刘德行情不自禁的喊出这样一句话。“我当时听到眼泪就止不住往下掉。”朱昭琼说,团队人员一次次简单快速讨论,克服困难,历经17小时,术毕顺利将患者地送回了病房。
“移植团队的值班医生、护士和主管麻醉医生,不敢懈怠,在病房继续坚守了12小时后,患者才稍微转危为安,至此,所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各自才得以‘下班’。”黄议告诉记者,院长晚上给大家点了餐,但大家几乎都忘记了吃饭的事情。
太了不起了,我现在能出院,要感谢的是整个遵医附院肝脏移植团队的努力,他们是一个了不起的团队。罗姓病人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该院院长余昌胤在北京出差,打电话了解抢救情况,半夜9点,为医护人员点餐;王达利副院长全程协调各个部门;赵礼金主任肝移植团队、朱昭琼主任麻醉团队、手术室团队、医务处、OPO团队、ICU团队,还有了不起的输血科……我们能说出的,就是感动感谢!
“医术高超显身手、护理精细暖人心。”临行前,罗姓患者给该院肝脏移植团队送来锦旗。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余昌旭编辑 罗亮亮编审 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