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这秋雨萧瑟的夜晚,读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会上瘾的。 今晚的秋雨,较前些日急了些,噼里啪啦地敲打着窗户。屋外,昏*的路灯透过枯枝错叶投向地面,留下斑驳的影。秋寒逼人,加之连日秋雨,平日里行人若织的沿江大道上寂然无人。 雨中的夜,愈发清净。这,正是读书的好时候。 于是,泡一杯茶,捧起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又细细品读起来。 他曾“躲进小楼成一统”,在鲜有人迹的半山藏书楼里猜测*帝、感悟神话,与中华文明的始祖们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诗意对话。 他曾是中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又毅然决然辞去职务,披一件薄棉袄,独自消失在大漠荒原整整十年,忽而“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忽而又顶风冒雪西出阳关,在沙漠中废弛的石城土墩前驻足扼叹。 他还曾与结发妻子相扶相持,行程数万公里,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恐怖主义蔓延的北非、中东、南亚,只为把古文化的荒路全部走遍。 用余秋雨先生自己的话说:“中华文明的组成,除了一堆堆的文字之外,还靠一排排的脚印。”而他自己,正是身体力行者。于是,他用脚步丈量着文化,用自己温情的胸膛紧贴着苍凉的大地,开启了“文化大散文”一代文风。 2、 初读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是二十多年前。 刚刚初中毕业考上中等师范的我,才15岁。课堂上,听老师讲我国出了个大散文家,叫余秋雨,其作品十分耐读。于是,便狠下心,从本就拮据的生活费中挤出钱来,买了一本《文化苦旅》,研读起来。 然而,《文化苦旅》这样的“大部头”,对于年纪尚幼、出身农村、几乎没有接触过课外读物的我来说,无疑是晦涩艰深的。一遍读罢,云蒸雾罩,满眼迷蒙,难解其意。只觉得作者真是了不起,居然能把散文写得这么长。 这,便是我与余秋雨先生著作的第一次“触电”。 之后,毕业工作,辗转了多个岗位,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遭遇许许多多的事,读了各种各样的书,经历愈多,竟愈是彷徨。常常自问: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路遇老人摔倒,扶或不扶,竟让人如此纠结;他人有难,本该施以援手,但路人往往视若不见,甚至避而远之。理性的思考在蜂拥的谣言前毫无还手之力;乐善好施、推己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及人等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在极度的私欲面前竟如此狼狈不堪。影视剧被“伪娘”“渣男”霸屏,*金时段动辄数小时的节目只为博人一笑…… 诸如此类,本该口诛笔伐的事,大多数人只是选择沉默。即便有少数“真的猛士”奋起疾呼,但猛士们立即会被更猛的谣言群起而啄之。最后,猛士狼狈不堪,鲜有胜出者。 我百思不得其解,欲从书中找寻答案。 但我所读之书,或过于浪漫,朦胧如空中楼阁;或过于偏颇,容易走向新的极端;或过于自我,作者本人沉溺其中尚不可自拔,又如何推至于众? 日子,在煎熬、反复、矛盾中一天天度过。 终于,在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后,心中豁然如秋雨荡霾,顿时尘埃扫尽,只留下雨后澄澈的晴空。 这回,我一口气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国文脉》《何谓文化》《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一系列著作。有时,反复读了三四遍仍难释手。 读之愈久,愈发觉得像是在聆听一位精力充沛、学识渊博,且又理性、大度、富于雄辩的长者的教诲。让我这名在文化殿堂外仰望、向往、徘徊许久的小学生时而拍案狂喜,时而掩卷冥思,身心荡涤,受益无穷。 3、 这位长者,身躯似乎并不伟岸,身材也不高大,但却腰杆笔直,步履稳健,目光如炬。他忽而出现在中华大地的遗址胜迹间,或疾走,或徐行,或扼叹,或仰瞻;忽而又在世界各大文明的断壁残垣间触摸苍凉,追忆过往,找寻方向。让人不得不趋之随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章节。 他说:造就孔子真正的伟大的,是孔子从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的行程,没有周游过列国的孔子,就不是孔子。于是,孔子周游列国,开启了“中华文化的第一行程”。 自孔子开始,这个时而出现在大漠旷野,时而出现在喧闹市井的足迹,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陆游,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刘彝,有“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不胜枚举。 有了这一排排深沉的足迹,中华文化的脉络才千年不绝,格外清晰。 在快餐式文化泛滥、碎片式阅读充斥、知识分子整体萎靡的当下,余秋雨先生却迈着雄健的步伐,从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走出,从书卷扎堆的大学校园走出,走向漠漠荒原,走向山川大地,如离家远行的浪子,沿着中华文化之脉一路追思,一路前行。 行程是孤单的。没去找旅行社,也没有结伴的队友,更没有熙熙攘攘地迎来送往,只披着一件薄棉衣,和一个被落日余晖拉得悠长的背影。行李也很简单,所有的行李都在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而行李箱里装得最多的,却又是书籍。 行程是漫长的。他在莫高窟门外空地的道士塔前驻足,王道士这个莫高窟曾经的“主人”的无知无能无节让他无比痛心;他在广袤沙漠中的月牙泉畔流连,与坚守此地的老尼攀谈,触摸粗犷中的灵动,感叹造物者的神奇;他在茫茫西域戈壁上穿行,在阵阵风沙中追思千年前“通西域”、设“
白癜风什么药西域都护”的壮举,领略人类各大文明最大规模汇聚、交流场所的独特魅力。他的衣衫浸着风霜雨露,他的皮肤被炙烤成太阳的颜色,他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行程还麻烦不断,而麻烦竟又来自于行程本身。这趟艰苦卓绝的行程,影响实在太大了,这一路行程写下的《文化苦旅》一书,极度畅销。极度畅销带来的居然是极度麻烦,单盗版就有十八种之多。这位离家远行的浪子,一度成了箭靶子,被恶语谣言之箭攻击得伤痕累累。好在一路艰苦跋涉炼就的强健体魄不易被击倒,如今,这位浪子平安归来了,他还走进了万千百姓家。 不止于此。这一路行程结束了,余秋雨先生稍稍收顿,又出发了,开启了新的行程。这一回,妻子与他同行。 临行前,夫妻二人去拜别父母,可爱的老母亲居然送给先生的妻子一双小鞋,这是余秋雨先生刚出生时穿的第一双鞋。这位慈祥的母亲如何能料到,当年那双肉团团的小脚,今天居然能走遍全中国,走遍全世界? 这一路行程,是惊心动魄的。刚刚收到恐怖分子射杀外国旅客的消息,又听闻外国人质被绑架;惊*未定间,又接到数十名警察被*贩杀害的消息,完全不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甚至连睡梦中,都是被匪徒追逐的场景。 就这样,余秋雨先生一边赶路,一边写作,用他的实地考察一步一步告诉世界,人类最辉煌的文明故地大多已被恐怖主义控制。昔日人类文明的奠基之地,今日往往已成壕堑荒漠。因此,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虽差异巨大,但都属文明;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冲突,不是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而是产生在文明和非文明之间。“守护全人类的整体文明,是迫在眉睫的当代大道。” 4、 这位长者,学富五车,大方儒雅。像是常常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在不疾不徐地地述说着。他胸藏万壑,张弛有度,字字句句文采斐然,却又饱含着哲理的光芒,让人忽而醍醐灌顶,忽而会心叹服。 他说,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文明历史越长的地方现在的情况越坏,几乎成为一种“反比例定律”。其原因是那里的“经销商”和“消费者”太多了,而“清道夫”却已伤残凋零。而中华文明之所以数千年不绝,主要一条是因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就是“清道夫”,他的文化遗嘱就是永远做减法,走向极简。 天下高寿之人,往往简饮薄食。余秋雨先生本人,就是一位做文化“减法”的清道夫。全世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两百多条,而余秋雨先生关于文化的定义最短,即“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你瞧,这何其简短,仅三十六字,却又掷地有声,让人不得不叹服。 关于文化,余秋雨先生的描述简短扼要;关于何为中华文化,他的描述却又别开生面。 他说: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闹市街口,不管是本城人还是外来人都感到了某种陌生和紧张。巨人做出一个个造型,佩上一条条绶带,用处都不大。原因是,大家无法感知巨人的脾气和性格。 巨人的脾气和性格,就是中国文化。 瞧,这是多么生动贴切的比方。即使从未接触过中华文化的人,也大抵知道中华文化是怎么一回事了。 5、 这位长者,儒雅却不迂腐,果断却不专行。处处迸发出如同情窦初开的少年一般浓浓的诗情。 他驻足都江堰,被这挟着滚滚涛声的两千年前的伟大工程陶醉了,折服了。他要为都江堰写些什么。描述都江堰的名篇大句何其之多,可余秋雨先生的描述却又别样精彩。《都江堰》一文的开篇就足以让人留步,他在开篇写道: “一位年迈的老祖宗,没有成为挂在墙上的画像,没有成为写在书里的回忆,而是直到今天还在给他的儿孙挑水、送饭,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一匹千年前的骏马,没有成为泥土间的化石,没有成为古墓里的雕塑,而是直到今天还踯躅在家园四周的高坡上,守护者每一个清晨和夜晚,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当然无法相信。但是,由此出现了极其相似的第三个问题——” “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没有成为考古学家们的难题,而是直到今天还在执掌着亿万人的生计,这样的奇事你相信吗?” “当然无法相信,但它真的出现了。” “它就是都江堰。” 我想,关于都江堰的芸芸诗赋中,再没有比这更精彩、更能震撼人心的开篇了。余秋雨先生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浓浓的诗情,不得不让人赞叹。 甚至连已故武侠泰斗金庸先生生前遭人调侃时也曾自嘲道:有人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写,不是还有鲁迅和余秋雨吗?足见余秋雨先生在金庸心中的分量。 6、 余秋雨先生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他涉猎甚广,涉及文学、戏曲等诸多方面。他在呼吁继承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客观鲜明地指出了中华文化的先天不足,比如中华文化疏于公共空间,疏于实证意识,疏于法制观念等。 特别是实证意识的缺乏,导致中华文化长期处于“只问忠奸,不问真假”泥潭之中。因此一旦有人故意造谣,就极有可能酿成一场人文灾难。 对此,余秋雨先生曾用一组短句进行概括,即: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无数。 于是,老人摔倒了,如果不扶,难逃心里的不安和道德的谴责;如果扶了,助人者极有可能被谣言包围。比如:老人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何要扶?助人者,竟成了伤人者。不明真相的民众一厢情愿地同情“弱者”,传媒纷起围攻、一边倒的主持所谓的“正义”。助人者轻则麻烦不断,重则官司缠身,最终即使真相大白,也往往筋疲力尽。 就连余秋雨先生这样,本该被认同、被尊重、被保护的当代巨匠,也常常被恶语袭击,被谣言中伤,不明真相者的断章取义,别有用心者的推波助澜,甚至一个谣言,居然几年、十几年仍有市场。 好在余秋雨先生从未被谣言击倒,他豁达而睿智地说:“没有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缠藤的大树,一定还气象未到。”为此,他为自己定下戒律:“毕生不可攻击善良,毕生不可攻击无知。” 好在目光如炬的大学者们不信谣言,甚至连与余秋雨先生素不相识的章培恒先生,在余秋雨先生每次遭受诬陷时都站出来维护。用余秋雨先生自己的话说:“他像一头远行的骆驼,把倒下前的最后一口热气,也吐给了寒风中的另一头骆驼,一头他不认识的骆驼。”这文化巨匠之间的惺惺相惜,何等让人动容。 好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余秋雨先生所写的大量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他本人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称号。 好在数千年的文化实践,中华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已经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已经建立‘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已经建立了‘中庸之道’”。而一切文化,最终又将沉淀为人格,因此,中国人的“品行、等级、力量、眼界、气度、心态,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随着中国人整体人格的提升,中华文化将会有更加宏大、更加绵长的走向。 7、 面对谣言恶语,余秋雨先生只是轻轻地掸掸衣衫上的灰尘,不理会,不辩驳,因为辩驳,只会让造谣者更加得逞。他把目光投向中华文化的天然继承者——青年学子们。这回,他要把他之所学倾囊相授,于青年学子们心灵以启迪、学术以指引 ;这回,这位当代中国的文化巨匠,居然亲和得如同盘腿坐在大槐树下为儿孙们讲述过往的老人,那般亲切,那般妥帖。 他,专门花一年的时间,为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们讲解中华文化史。 读他的《北大授课》,就仿佛置身于朝气蓬勃的大学课堂,你也成为前来听课的千百个学子之一。你的身边,是丰神俊朗、英姿飒爽的同学们,大家提早来到教室,静静地坐着,恭候一代文化大师的到来。 他来了,他来了。他健步走进教室,微笑着和同学们挥手致意,用他那睿智的目光环视着教室,又和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碰撞、交流。 一堂中国文化史课开讲了。 师生们从中华文明童年的歌声开始,沿着文明的脚步一路前行。他们在稷下学宫里流连,兴致勃勃地与诸子百家对话;他们为屈原孤舟放逐的落寞背影扼腕叹息,又在《离骚》深切的诗情里沉醉;他们忽而与魏晋名士品竹赏菊,围炉畅饮,忽而又与唐宋文杰在名山大川间纵情遨游,在亭台阁谢里肆意高歌。师生们忽而高昂,忽而低沉;忽而狂喜,忽而伤悲。这是一场关于中华文化的饕餮盛宴,但更多的,却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天然继承者们的潜移默化的指引。 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自媒体时代,聚光灯下关注的总是文体明星,而不是大学者,大科学家,有的学子迷惘了。 余秋雨先生仿佛乐呵呵地轻拍着学子肩膀,用他那特有的语调安慰道:如果大学者、大科学家也变得像影视、体育明星那样广受媒体关注,世界就犯病了。他让学子们记住,被媒体关注,也是一种牺牲。只有影视、体育明星们的牺牲,才有大学者、大科学家的安静! 有人发表文章称中医是伪科学,学子们很气愤,却难以进行有力回驳。 这回,余秋雨先生不再是那个文质彬彬大学者,他怒了,他的话掷地有声:“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就是靠中医庇佑下来的。天下最让我生气的事,是拿着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 是啊,有什么事情,比拿别人的眼光说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活错了更让人愤怒!尽管西方现代的价值标准有其可取之处,但在这套标准出现之前,中国人已经非常精彩地活了几千年,“活出了诸子百家,活出了秦汉帝国,活出了盛唐大宋。”难道这些都活错了! 一年时间,四十八堂课,转眼临近尾声。老师敦敦教导,殷殷嘱托;学子们依依惜别,不忍离去。有什么样的课堂,比它更能直逼大地人心,重寻苍凉诗情? 这,便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于是,由这四十八堂课现场记录编成的《北大授课》,一版再版,广受欢迎。 这,就是余秋雨。余秋雨之所以成为余秋雨,是他深山小楼里昏*灯光下的刻苦攻读,是他山川大地上风餐露宿的万里行程,是他一边行走、一边思索、一边记录得来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