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话是这样说的——“十个孩子九个黄”,这句话里的“黄”指的就是黄疸。
众所周知,新生儿因为刚出生的缘故,所以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新生儿黄疸就是其中的一种。几乎所有的早产儿在出生后都会发生黄疸,也有大部分的健康足月儿也可能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能是大部分新手爸爸妈妈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很多新手爸爸妈妈为此吃不好,睡不好。其实,不但新手爸爸妈妈关心这个问题,就连之前热播的《延禧攻略》中就有新生的皇子因黄疸原因出现“金瞳”,而险些惨遭毒手的剧情。
虽然说新生儿黄疸这个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其中蕴含着很多的细节,如果新手爸爸妈妈们不在意这些细节,就有可能给宝宝带来严重的伤害。
那这个时候可能就有人问了,听说黄疸会给宝宝带来永久性的损伤,是真的吗?黄疸可以不用治疗,自己自愈吗?大家先别急,今天这篇文章会一一为大家解惑!
新生儿黄疸不可忽视,至少这三问要搞清楚
相信很多妈妈都见过自己的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还是粉粉嫩嫩的,十分可爱,可是过了两三天之后,宝宝的脸上就开始泛黄了,变成了“小黄人”。这种情况可能是宝宝得了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因为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当我们的人体中的红细胞在被破坏的时候会释放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经历一系列的分解以后就会变成胆红素。
因为胆红素呈现出来的颜色是橘黄色,所以宝宝的皮肤和粘膜上就会表现出黄色,而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在临床上被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这种问题在儿科很常见,但是关于新生儿黄疸,有3个问题,家长朋友常常弄不明白。
1、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出现黄疸?
其实,之所以孩子容易变成“小黄人”和两大方面因素分不开,一是生理性因素,多出现在新生儿早期,是由胆红素自身代谢特点所导致的。
另一种是病理性因素,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就有很多种了,经常有多种病因同时存在的情况。
首先可能是由于红细胞破裂得太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从而引起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像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皮下血肿,感染等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
其次也可能是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的原因。比如感染及窒息、缺氧、低体温、低血糖等,都可以抑制肝酶活力,从而使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下降。
还有可能是遗传因素。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密切相关。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是胆红素代谢中的关键酶,其基因缺陷使该酶活性降低或失活,进而导致体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2、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黄疸?皮肤发黄就是黄疸吗?
有很多的新手爸爸妈妈从网络上面学到的根据宝宝的皮肤颜色来判断宝宝是不是有黄疸。在他们看来,只要宝宝的皮肤颜色发黄,那就是患了黄疸,越黄越严重。如果宝宝的皮肤没有发黄,那就没什么大问题。
其实,新手爸爸妈妈这样的做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有的宝宝皮肤可能天生就偏黄色一些,新手爸妈根据肤色判断的方法就会出现错误,误认为宝宝得了黄疸。
还有一些宝宝本身皮肤就比较白,如果这个时候宝宝的皮肤稍微变黄一些,就有可能被新手爸爸妈妈误认为宝宝的黄疸很严重。
一般来说,生理性的黄疸出现在宝宝出生的两到三天,这段时间里宝宝的面部和颈部皮肤会逐渐发黄,也可能波及到躯干。然后五到七天达到高峰,两周左右就会自行消退,早产儿也有可能会持续四周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宝宝的精神状况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异常,饮食,大小便,睡眠情况也都正常。
而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在24小时以内,持续时间很长,超过二到四周,最明显的是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有时候黄疸也会消退了以后再次出现。宝宝也会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嗜睡,大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
当然,最常见也是比较科学的方法就是通过测黄疸值来判断。一般来说第一天数值小于六。第二天数值小于九,高峰期数值小于十五(经皮测定和经血测定正常值各地可能不一致,医院的正常参考值)。如果超过了这标准数值,就说明宝宝的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这时候就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请尽快找医生来检查诊断,配合医生治疗。
3、黄疸对宝宝的危害大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中医上又称其为“胎黄”,但是,这一变化究竟对孩子产生多大影响呢?
其实主要还是看什么因素引起的,生理性黄疸仅仅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导致的暂时性黄疸,早产儿暂时性黄疸的症状会表现得久一些,除了宝宝会有轻微的食欲不振外,如果没有其他的异常症状,一般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
而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由过高的血清胆红素引起的,会导致患儿的听力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现在大家对黄疸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地认知呢?尽管黄疸对孩子的影响可大可小,但是如果不发生岂不是更好?那么,问题来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才能预防呢?别急!接着往下看。
怎么才能让宝宝免受黄疸侵扰呢?
首先,在临床上有一种光照疗法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其是通过使过高的未结合的胆红素经光氧化及异构化作用后产生胆绿色和无毒的水溶性双吡咯,然后经过胆汁排泄到肠道或从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达到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传统的新生儿黄疸光照治疗仪有荧光灯、卤素聚光灯、光毯光疗仪等,但这些仪器存在着光衰强、光照强度弱等缺点,而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紫外光和红外光。
随着科技的发展,LED光源的发光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其还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发热量少等特点,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光照疗法中越来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