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物,最早用来解热镇痛,现在主要作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诞生于年,已经使用了一百多年,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在临床上,只要有相应的适应症,一般就会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在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心脑血管儿疾病。
那么问题来了,长期服药,身体能承受的住吗?
了解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是日常生活当中非常常见的一款药物,是从柳树叶里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
阿司匹林为白色片剂,有多种剂型,在临床上,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消炎镇痛,阿司匹林还能够带来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这款药物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而言是有帮助的。
阿司匹林都有哪些作用呢?
消炎
例如:类风温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前列腺素的浓度比正常人高出甚多,使得关节滑液改变,而使用阿司匹林用来治疗风湿症,效果不错。
阿斯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减轻发炎与疼痛。
解热镇痛
因为阿司匹林本身有舒张血管的作用,舒张血管是能够缓解很多因为血管收缩而造成的疼痛问题,例如头疼,牙疼,肌肉疼,经期疼痛等问题,并且阿司匹林对于下丘脑也是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降温,也能够产生一定的退烧效果。
预防血栓
阿司匹林本身拥有抗血小板凝结的作用,是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对于脑缺血,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都有一定治疗的效果。
一天一片阿司匹林,身体是否承受得住呢?
阿司匹林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能够抑制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一天吃一片阿司匹林,身体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住呢?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管堵塞和血栓的形成,如果心血管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容易带来不良并发症。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可以避免血管破裂和血管堵塞,而且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并发症。
医生表示:每个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承受力不同,中老年人如果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耐药性。
医生建议:为了身体的健康,在长期服用药物的同时,医院复查,如果出现了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避免出现并发症。
温馨提示:注意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虽然一片阿司匹林不超过mg的用量,但是长期服用,也有可能导致胃粘膜损害,发生恶心、呕吐、胃溃疡、胃出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
2、凝血障碍
阿司匹林不仅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以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促进皮下出血或胃肠道出血的发生!
3、过敏反应
少数人服用阿司匹林后会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阿司匹林哮喘、休克等过敏性反应!
4、瑞夷综合征
当阿司匹林用于儿童或青少年病毒性感染伴有的发热时,可能会发生严重肝功能不良合并脑病,病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对于以下6类人群而言,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1.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2.经评估出血风险大的患者或是本身属于高出血风险人群,比如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孕产妇等;
3.未经治疗、没有得到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随意服药。
4.有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以及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在服药前请慎重选择。
5.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例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
6.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群尽量不要吃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