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咖啡喝得有点猛
手总是不受控制地抖
不会是得了帕金森吧”
“手抖”就像帕金森病的标签一样
人们一说起这个疾病的特征
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抖
有公开数据显示
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
据推算,中国的帕金森病人数量或超万①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中国即将成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
这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
近年来逐渐有年轻化趋势
从青少年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患病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手抖
都和帕金森病有关呢?
01
生理性手抖我们大多遇到过
“手抖”在医学上称为震颤,主要表现为手部的不随意的节律性颤动,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体验到,精神紧张、焦虑、饮用过浓过量的咖啡等,都有可能引起手抖。
比如紧张时,我们会不自主地手抖,甚至腿抖;生气至极时,我们会说“气得浑身发抖”;饥饿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心慌手抖……
生理性手抖的特点是幅度小而速度快,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但当大家不能确定是生理性手抖时,一定要及时、尽快就医,发现手抖原因。
很多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都是控制疾病进展的关键。
02
手抖不停歇或许是这四种病闹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手抖
甲亢以青年女性最常见,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甲亢的四大主症包括心慌手抖、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减轻。甲亢患者因为手抖怀疑自己是“帕金森病”或“神经官能症”,而常常就诊于神经科。这种情况下,医生会结合患者年龄和伴随症状,给患者检查甲状腺功能或甲状腺彩超,其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颈椎病引起的手抖
随着年龄增长及现代社会人们对电脑、手机的依赖,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其中颈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长时间低头、重复某一个姿势以及受凉导致的颈部的肌肉痉挛、僵直、活动受限,进而引起上肢肌肉紧张,导致手活动困难、手抖。
手抖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行颈椎CT或核磁检查,明确是否有颈椎病引起的手抖。
特发性震颤引起的手抖
特发性震颤又称原发性震颤、家族性震颤。震颤的发生通常是两侧对称性同时起病,并以手为首发部位多见,也有部分以头为起始部位,还可波及舌头,出现声音颤抖。
特发性震颤通常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或在某些特定动作时加重,如拿水杯、夹菜、系鞋带时,医学上称为动作性震颤。
小脑病变引起的手抖
小脑病变引起的手抖常常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如肢体的协调性差、平衡功能障碍、辨距不良等。
此种手抖称为意向性震颤,其特点是静止时及肢体运动开始阶段不出现震颤,动作接近目标时出现粗大的震颤。比如在患者准备喝水时,手越接近水杯,抖动得越厉害。
此外,其他疾病如肝豆状核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均可引起手抖的症状。
03
这才是帕金森手抖的标志性动作
帕金森引起的手抖有一个专用术语:“搓丸样动作”,即拇指与屈曲的食指抖动的动作像在揉搓一个药丸。其特点为静止时出现或明显,能被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主动运动时停止或减轻,疲劳、激动、紧张或焦虑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这种震颤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开始,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均可受累,伴随手抖的还有肌僵直、行动缓慢、姿势异常等。
04
帕金森并不只是手抖这么简单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病,特别是家族中有亲属患有帕金森病的,尤其是直系亲属,受显性遗传影响,其子女更容易得帕金森病。
那么,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呢?
首先,震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叫做静止性震颤;
其次,运动的减慢,比如系鞋带、走路、写字等,如果出现减慢的情况,可能和帕金森病有关;
另外,还有一些更早期的临床症候。比如,快动眼期的睡眠障碍,即在睡眠时从床上坠倒,或者大喊大叫、反复做梦;出现特别明显的嗅觉障碍;相对比较持续的便秘,尤其这三个非运动症状同时出现时,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