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真的吗
TUhjnbcbe - 2025/3/31 19:58:00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文/营养快线Dietitians

我们经常会听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今天又听到说:“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一个专坑中国人的“健康建议”,却有可能致癌。

我想大家都会感到很迷茫,不知孰是孰非,而焦急不已!

那么,我们暂且以甲方乙方来剖析一下事情的真伪。

甲方: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其理论依据是:

啤酒。可维护心脏健康:它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的。适度饮啤酒,可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心脏病是头号杀手,适度饮酒者比禁酒者的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40%-60%;能保护血管:适量喝啤酒的高血压男性患者,其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都有所减低。适度喝啤酒也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预防缺血性脑中风;能降低糖尿病风险:饮酒会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或消炎作用,糖尿病人适量饮酒能减少最大的杀手---冠心病发作的风险;能提高认知能力:啤酒对大脑是有益的。适量饮酒可能让妇女获得更好的认知能力。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周饮用1-6杯含酒精的饮料,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能减肥:适量的饮用啤酒具有很好的减肥功效。这是由于在啤酒中含有非常少的钠、蛋白质和钙,而且在啤酒中还不含有胆固醇,这些特点是抑制肥胖过快增长的有效法宝;能保护眼睛:在啤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其中以维生素b12以及维生素b2(核黄素)的含量最为丰富。研究发现,维生素b12对抗贫血和调节大脑中枢神经代谢机制有一定好处。与此同时,维生素b2对保护视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夏季适量的饮用啤酒,可达到很好的保护眼睛的作用。

葡萄酒。葡萄酒的好处更为广泛。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能够稳定构成各种膜的胶原纤维,降低血管壁的透性防止动脉硬化。据美国医学研究会统计资料表明:喜欢饮用低度葡萄酒的法国人、意大利人,心脏病死亡率最低;能防治脑血栓: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它是一种植物抗毒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实验表明:即使将红葡萄酒稀释倍,对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仍然有效,抑制率达42%,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能防治肾结石: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防止肾结石。据说通过对4.5万健康人和病人的临床观察确认,经常饮用适量葡萄酒的人,不易得肾结石;能预防乳腺癌:据说最新试验结果显示:以葡萄酒饮料,喂养已诱发得了癌症的老鼠,发现葡萄酒对癌症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因为,葡萄酒里含有一种可预防乳腺癌的化学物质,这一物质它能抗雌激素,而雌激素与乳腺癌有关;能防治视网膜变性:红葡萄酒有防止黄斑(视肉膜)变性的作用。黄斑变性是由于有害氧分子游离,使肌体内黄斑受损,而葡萄酒,特别是红葡萄酒中含有能消除氧游-离基的物质--白黎芦醇,能保护视神经免受其害。试验证实:经常饮用少量红葡萄酒的人,患黄斑变性的可能性比不饮用者低20%。;能抑制脂肪吸收:红葡萄酒能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提高记忆力:适量饮用葡萄酒,有助于提高大脑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这是因为,适量饮用葡萄酒将促进大脑内产生一定量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促进一种与神经细胞记忆有关的生成;能防治感冒:常饮葡萄酒的人群中,很少感冒。这是因为葡萄含有苯酚类化合物,能在病毒表体形成一层薄膜,使其难以进入人体细胞,从而达到防治感冒的效果;起到美容养颜作用:葡萄酒含有一种神奇的抗氧化物质—白藜芦醇,而白藜芦醇是一种超强抗氧化剂,能有效的清除自由基、促进细胞再生、延缓衰老、防止肌肤松弛;延缓衰老: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锌、锰等,能消除或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预防癌症: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抗癌性能在数百种人类常食的植物中最好。可以防止正常细胞癌变,并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因为白藜芦醇可使癌细胞丧失活动能力。

黄酒。它具有开胃、活血通络等功效,适量饮用可健身、美容、延年益寿。

白酒。白酒能使循环系统发生兴奋效能,可暖胃、壮胆。适量饮用白酒,能促进血液循环,还有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有利于睡眠的作用。

保健酒。又称药酒,顾名思义内有酒的作用和药物功效的双重功效。适量的饮用养生酒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美容养颜之功效。

乙方:这是一个专坑中国人的“健康建议”。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明确指出:酒精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把酒精(饮料)列为1类致癌物。要知道,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换算一下就是说,每18个癌患中,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

饮酒和常见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关系。当然,和酒关系最密切的癌症类型,来自喝酒会直接接触的组织——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此外,女性尤其不应该喝酒,因为酒精给女性带来的风险看起来比男性更大。据数据显示,在美国有16.4%的女性乳腺癌与饮酒有关。

即使少量喝酒,同样会危害健康。比如,大家都认为的喝点红酒对心脏(身体)有好处。但是,最近更大规模的试验并没有证实这个结论,反而有证据显示,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正因如此,权威机构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HA)给出了明确的警示——不建议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风险”为理由而开始饮酒。因为,想“喝”出健康?基本不可能。

很多说葡萄酒有好处的理论,集中在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剂上,但其实简单查查资料算一下就知道,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里含量低得可怜,如果想喝到产生神奇效果的剂量,可能早就把自己撑死了。

还有研究显示,所谓的“健康红酒”(葡萄酒)致癌风险和别的酒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是今年一项对超过万名女性的数据分析发现,即使每天只喝一小杯所谓的“适量饮酒”,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除了红酒,喝其他酒的健康风险也一样存在,原因很简单,因为再好的酒,最重要的成分始终都是——酒精。

中国人喝酒,更容易致癌。在喝酒致癌这件事上,中国人从一出生就算适量饮酒也是吃亏的,因为中国人有酒精代谢基因的缺陷。

喝酒上脸这件事儿是中国特色,也就是喝酒后容易脸红。而喝酒脸红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多携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基因,导致人体无法有效降解乙醛。乙醛在体内积累后能导致血管舒张,看起来就是脸红筋涨。

事实上不是酒本身引起基因突变,也不会直接致癌,真正危险的是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乙醛。这得从酒精致癌的原理说起:酒精(乙醇)进入体内后,由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出体外。乙醇就是酒精,乙酸可以理解为“醋”,没啥毒副作用。但是,中间代谢产物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正因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才把含酒精的饮料和乙醛同时列为证据最确凿的I类致癌物。

看了甲乙双方的理论依据后,我们要来客观地阐释一下目前的紧迫现状。

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我国患食管癌的患者占全世界食管癌患者总数的50%左右。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是经常吸烟饮酒,使食管粘膜反复受到刺激,引发了癌变。

我们来看一下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平时我们所喝的酒里面主要含有乙醇,乙醇和神经系统结合能力非常强,当急性大量摄入乙醇时,乙醇会和神经系统结合,抑制神经传递而导致大脑反应减慢,严重时甚至可能抑制呼吸中枢而造成呼吸停止甚至造成生命危险。另外大量摄入乙醇也可以导致血糖快速下降,从而发作低血糖出现昏迷。对于慢性长期饮酒患者,由于长期饮酒乙醇可以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而乙醇进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多种神经递质结合以后,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多巴胺等可以选择性使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神经细胞受累,从而影响大脑功能,造成患者出现认知、学习、记忆以及人格损害、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比如喝酒导致的韦尼克脑病、酒精中毒性痴呆,酒精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以及胼胝体变性、小脑变性等都是喝酒所导致的神经系统损害。

酒精对肝脏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它一个是细胞膜的病变,一个是线粒体的损伤,会导致肝脏类似于像中毒一样的反应。长期饮酒,肝脏就会出现肝细胞的破坏,然后形成瘢痕,长期反复的这样一个过程,就会出现肝硬化。最终导致发生肝癌。

除了冠心病可以“适当饮酒”外,只要喝酒就会增加患癌风险。有研究证实,即使每天只摄入25克酒精这个“适量”,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如果饮酒更多的话,那么这些疾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进50克酒精(大致相当于2两50度的白酒),那么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将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都会增加1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风增加82%,肝癌增加40%。

可见,酒是百害而无一利。你确定还要喝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