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的王方源来自广东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是一名五年级学生。11岁的童年应是最快乐的时光,王方源曾梦想长大后像“飞人”刘翔叔叔一样,成为一名国家田径运动员。因为他爱运动特别爱长跑,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学校操场奔跑一两圈才回家,每年校运会班级长、短跑冠军他尽收囊中。
每天放学回家,王方源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听妈妈唠叨家常,听她对自己的教导,对妹妹的溺爱。爷爷奶奶每天做点糍粑摆地摊添补家用,生活艰辛却常有欢声笑语,有春暖花开,还有快乐常在。
然而,厄运将平静的生活打破。年12月2号上午十点,王方源放学回家完成周末作业,突然感觉头晕目眩,头痛得要炸开,然后晕倒在地。王方源医院的病床,妈妈在一旁不停地流泪。
医生告诉王方源妈妈,孩子患的是胼胝体膝部及身体动静脉畸形,右顶枕叶脑出血,脑室积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爆血管脑出血”,按医生的说法是这症状等于大脑深处隐藏了一颗隐形炸弹,随时会因外部条件反射而引爆。如果不尽快手术,最终会导致孩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图为病床上的小方源。
突如其来的诊断结果让一家人伤心欲绝,奶奶得知孙子患病后整日以泪洗面。对大多数人来说,“胼胝体膝部及身体动静脉畸形”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但今年才11岁的小方源,却已经与它“斗争”了足足9个月。图为病床上的小方源。
今年5月6日,在父母带着王方源医院求治。医生检查后发现,孩子大脑血管细嫩且形成了畸形团,已经呈“乱成了一团麻”状。治疗方法唯一就采取是“快刀斩乱麻”,切断供血动脉后使畸形团缩小,最后切断引流静脉清理“畸形团”,医院已经无法手术。图为奶奶说起孙子就流泪。
无奈,医院求医。医院床位难安排,不得不回家等通知。回家后,为了防止孩子出现意外,妈妈几乎成了王方源贴身保卫,整日提心吊胆。6月12日,全医院的电话,一家人带着王方源再次登上北京的列车。图为奶奶在做糍糕,两个孩子在帮忙。
6月13日,经过漫长煎熬的4个小时手术,王方源接受了第一次手术,病情趋向稳定。然而王方源的高危病灶主要集中在前脑。要彻底清除这颗隐藏在大脑深部的“定时炸弹”,还必须得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术。图为小方源在家里很勤快,总能帮奶奶干点活。
医生说,孩子年龄小,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能痊愈。家人在面对希望的同时却也在为第二次上北京手术治疗费用的缺口而忧愁。图为奶奶做的糍糕。
在奶奶心目中,小方源是全家的精神支柱,为了帮补家用,奶奶每天一大早就起床,包粽子、做艾糍,然后到市场上去卖。图为奶奶在街头卖糍糕挣钱。
生病前,王方源热爱学习,更喜欢体育课,尤其喜欢跑步。爸爸妈妈每次看到见兄妹俩优异的的表现乐得合不拢嘴。但如今,王方源跑步已经成为了奢望,爸爸为了挣钱给孩子治病,每天加班加点,很晚才回。
从确诊到现在,家里为王方源的脑病已花去13万多,已经负债累累。奶奶起早摸黑一天做糍糕也只能赚几十元,孩子爸爸每天做高空作业,但这些远远难以解决后续治疗费。图为小方源爸爸每天打工挣钱。
在学校,王方源被同学们称为“跑神”。王方源患病后,牵动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所在的小学为王方源筹集到.60元。同学们也鼓励他勇敢面对,重新回到学校,回到操场。王方源自己尽管身有重疾,但依旧十分乐观。
这个月,医院二期手术安排的通知,可无奈手术费没有着落,不得不在家等待。(陈家庆)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