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指挥全身各系统及器官的正常运转。
但你可能不知道,肠道也有自己独立的神经系统,它的某些功能几乎可与大脑媲美。
《电子神经学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肠道与大脑关系密切,甚至很多脑病的发生都与肠道有关。
肠道与大脑间有条“高速公路”
由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尼克·斯宾塞教授等人进行的新研究,从神经学角度详细阐述了胃肠消化系统是如何影响大脑的,其原理被称为“脑肠互动理论”。
他们发现,人的肠壁布满一种特殊神经元,其靠近脊髓,可直达大脑,肠道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与大脑进行交流的。
斯宾塞教授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很多脑部疾病实际是先从肠道开始的,比如帕金森病。”至今为止,诸如心脏、肝脏、膀胱等其他脏器都没发现与大脑的类似关联。
美国医学家埃默伦·迈耶在《第二大脑》一书中指出,肠道内神经系统监测着从食管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无需从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指令即可独立运作,故被称为“第二大脑”。
4种脑病要查消化道
临床中,很多看起来是脑部问题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胃肠镜等消化系统检查,其原因就是脑肠之间的相互影响。胃肠道可能引发的脑部相关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脑血管病
肠道菌群紊乱后,其代谢产物变化就会经肠脑轴传至大脑。如果引起的是脂质代谢紊乱,日积月累可致脑动脉硬化、脑梗死等。
高利说,他曾治疗过几个十几岁的脑梗小患者,孩子的血压、血糖等指标都不高,免疫系统也正常,最终确诊问题就出在胃肠道疾病上。
2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主要体征是手脚颤抖、动作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还可伴有焦虑、抑郁、认知功能下降等精神神经症状。
目前医学认为,帕金森病是因为特定脑区中多巴胺的分泌量减少,使控制动作的神经信号出现异常所致。
年,瑞典科学家发表在《神经学》上的论文称,对38万人跟踪近40年的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会先在肠道出现可引发脑结构异常的“问题蛋白”,该蛋白一路“爬”上大脑,若干年后,大脑中的神经元才会受到明显影响,继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3
阿尔茨海默病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年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肠道发生生理性变化,肠道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都会增加,有害菌代谢产物穿过血脑屏障,损害神经功能的风险就会增加。
《解剖学杂志》上刊登的一篇论文指出,当肠道菌群失衡,免疫系统受到影响时,可促发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相类似的大脑炎症反应。
同时,肠道内也可发现与脑相关部位病理变化一样的物质,如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等。
4
抑郁症
肠道菌群对抑郁症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发表在《自然·微生物学》上的一项比利时研究发现,与正常参试者相比,患有抑郁症的参试者的微生物组中,缺少两种肠道微生物,即粪球菌属和小类杆菌属。
当年龄、性别或抗抑郁药等因素影响微生物组时,这一研究结果仍然成立。有专家分析认为,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改变代谢来调控肠脑轴,进而“传播”抑郁表型。
7个清理肠道方法
肠道一堵,疾病自来,要“治堵”,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好喝水时间。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但要注意,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
2、适当锻炼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3、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4、少吃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让肠道休息在两餐间尽量少食零食,给肠道提供足够的时间休整,从而让它为下一次工作储备能量。此外,睡觉之前也绝不吃太多东西。最后,每10天左右选一个休息日,以果蔬为主,吃七八成饱,能让肠道得到休息,也有利于清空肠道内的食物残渣。
6、及时排便,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7、适当补充益生菌,肠道有益菌能减少肠道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从源头上减少机体脂肪的合成及体重的增加。除此之外,肠道菌群还可帮助分解人体无法消化利用的多糖,为机体提供能量;促进多种矿物质营养在肠道的吸收;双歧杆菌等还可以合成维生素B、K,合成人体代谢所需的多种酶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