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全国首家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榆林中医
TUhjnbcbe - 2020/11/12 16:09:00

6月29日上午,全国首家王永炎院士专家工医院落成,全国顶级医疗科研团队一同入驻,这不仅医院引智工作步入新高点、开启新征程,也标志着陕北地区百姓从此可以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榆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博,榆林市人民*府副市长杨东明,榆林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薛占山等市相关部门领导,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乔旺忠,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首都国医名师、博士生导师,王永医院工作站专家组组长姜良铎等12位工作站的专家,医院领导、各科室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榆林市卫健委主任惠德存主持了揭牌仪式。

由于身体抱恙,王永炎院士未能亲临揭牌现场,他用一段短片表达了对工作站建成的喜悦以及对榆林市民的祝福。王永炎院士回忆了90年代两次来到榆林的经历,他说,榆林的老百姓对于中医、中药是非常信任的,对于工作站的建立,他非常支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工作站办好。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博与姜良铎教授

为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杨东明副市长致辞

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带队组长姜良铎致辞

姜良铎教授代表王永炎工作站及专家团发言,他说,“我们不仅是来给病人看病,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工作站的建医院诊疗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技术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有更多的进步。榆林的中医药事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这个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李和平院长做表态发言

“我们必将不负众望,对自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力培养脑病、心血管病、重症医学等相关科室人才,使他们在高起点上快速成长,为医院整体发展打好坚实的人才基础。”医院院长李和平在揭牌仪式上说,“为全市及周边的群众提供更为宽广、高质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榆林’做出更大的贡献。”

榆林市人民*府副市长杨东明代表榆林市*府对于工作站的建立表达了感谢及祝贺。他表示,工作站的揭牌,是榆林市委、市*府推动科技强市、人才兴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府致力民生事业、谋取百姓健康福祉的大事、喜事,也是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发挥高端引智示范作用,对引领榆林医疗卫生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打造成为孵化中医药人才的摇篮

聚集人才的“硅谷”
  

为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颁发聘书

揭牌仪式后,王永炎院士专家医院院领导深入交流,医院临床科研实力、培养高层次领*人才进行探讨。

专家团队表示,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除了定期来院进行义诊、查房、指导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将积极提供支持。姜良铎教授对榆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榆林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名医辈出,老百姓生病看中医、吃中药,俨然成为约定成俗的生活习惯。他表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院士专家工作站更要发挥好作用,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机会,医院开展中医正骨等新业务新技术,为医院人才培训、学术进展、专科发展提供高层次发展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榆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充分利用这一高端平台,选一批骨干跟着院士、专家的医疗团队一起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提升个人能力,医院新的一批技术骨干。”院长李和平表示。

在专家团队临行前,王永炎院士特意录制视频寄语医院院士工作站,希望中医人谨记,中医的优势在于临床,临床就是中医的生命力。青年的中医医师一定要把老中医的先进经验分享下来,应用在临床中。同时,注重重塑医德,善始善终!

院士工作站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集聚高端智力服务创新的重要平台,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三大目标”、“两个更大”提供了新的动力。我们相信,在医院与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共同努力下,将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打造成为汇聚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孵化人才的“硅谷”。

专家讲学义诊为榆林百姓带去福利

学术讲座

开幕式后,张志辰、刘涓、蔡阳平、徐红日等中医专家分别作了题为《西医介入治疗与中药方剂并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从咽喉望诊辨别人体状态》、《从状态论治脓*症》、《风湿肺热病的中医诊治》的专题讲座。专家们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热点问题,受到了在座同仁的一致好评,全场学术气氛浓厚。

当日下午,郭荣娟、赵宜*、蔡阳平、焦扬等6位专家分别走进脑病科、骨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进行了临床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和患者义诊。郭荣娟教授在脑病科进行了临床教学查房,针对挑选的复杂疑难病例进行了详细讲解,跟随查房的医生都获益匪浅。义诊中,前来义诊的患者达40余人次,由于只有半天义诊时间,时间所限,为保证义诊质量,对前来义诊病人数做了一定限制。虽然义诊人数不多,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复杂疑难病例,义诊专家们细致耐心,对就诊患者给出了合理有效的治疗意见及药物处方。通过义诊,使患者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大专家的亲诊,方便了患者。

王永炎院士介绍

王永炎(.09.29-)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学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主任。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第六届、七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第三、四、五届召集人;中国药典委员会第六、七届委员、第八、九届执委。

?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学研究近5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和国家“七五”至“十五”攻关课题20余项;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系统临床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而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提高了显效率,减轻了病残程度;在新药研究方面还主持研发了“痰热清注射液”、“苁蓉益智胶囊”、“脑栓通胶囊”等品种。在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方面,主持了《中医药基本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中医病案书写规范》和《中医内科常见病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等标准化建设工作。年主持了国家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被科技部聘为首席科学家,提出了以方剂组分配伍研制现代复方中药的新模式,在中药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学术影响;近年来还承担着国家项目“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和避免复发中医方案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技术规范及指导原则的研究”;北京市教委的“新医药学科群”研究工作及卫生部“健康中国战略规划”的编写工作。主持了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为我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做着积极的贡献。

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香港求是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年10月被中国标准化协会授予“标准化终身成就奖”,成为中医药界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年1月以《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年被国务院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编辑:宣传科郝茹

审核:高治增李莉

医院官方订阅号

长按扫码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首家王永炎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榆林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