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规范管理新生儿黄疸可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
TUhjnbcbe - 2020/11/17 16:1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管理胆红素水平是否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结局产生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医院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胎龄≥35周)。按照是否规律监测胆红素,分别作为观察组(例)和非观察组(例)。记录2组的一般资料和入院时经皮胆红素值等指标,比较2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因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入院时胆红素值、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非观察组;2组人院胆红素水平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胎龄37周者26例(11.7%);胎龄37~38周者33例(14.9%),≥38周者例(73.4%)。2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本研究1月随访率为41.5%(49/);2、4、7、10月(改进随访说明后)的总体随访率为83.1%(/),高于1月(χ2=82.,P0.01)。

(4)例患儿的*疸病因前3位分别为早发母乳性*疸(72例,32.4%)、围产因素(60例,27.0%)和病因未明确(50例,22.5%)。其中,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0例)前3位病因分别为病因未明确(24例,48.0%)、早发母乳性*疸(14例,28.0%)和溶血(9例,18.0%),非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例)的前3位病因则为分别早发母乳性*疸(58例,33.7%)、围产因素(57例,33.1%)和病因未明确(26例,15.1%)。

结论

规范管理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约80%的足月儿*疸可由肉眼发现。但受某些病理因素影响,部分新生儿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如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尽管近年来对新生儿*疸的认识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但目前对新生儿*疸的监测及随访仍缺乏足够重视,这是导致我国目前胆红素脑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评估规律监测胆红素水平并严格管理出院后随访对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年1月1日至年12月31医院产科出生的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胎龄≥35周)作为研究对象。作为新生儿*疸全国多中心研究课题的参加单位之一,本单位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排除因各种原因(即新生儿出现各种疾病,如新生儿肺炎、肺透明膜病、败血症等)需要住院治疗而转入新生儿病房者,排除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出生后72h内曾接受过光疗者,并排除开始光疗后得到的所有胆红素数据。

二、研究方法

1.分组:选取每季度的第1个月为观察组(因1月按规定随访例数较少,故增加了2月为观察组)。1、2、4、7、10月出生的新生儿均于生后每日规律监测经皮胆红素,出院时对家长进行新生儿*疸相关的口头和/或书面指导,要求出院后按照规定的随访方案到儿科门诊复测胆红素。将此组作为观察组。其余月份的新生儿住院时均每日规律监测经皮胆红素,出院前未进行*疸的I临床危险评估,出院时仅向家长口头交代*疸加重时门诊复诊。此组作为非观察组。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根据第4版《实用新生儿学》,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totalserumbilirubin,TSB).6μmol/L(12.9mg/dl),早产儿TSB.5μmol/L(15mg/dl),可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3.胆红素监测方法:新生儿出生后,采用日本美能达经皮*疸测定仪(JM型)测定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bilirubin,TcB)。部位为前额两眉心、胸骨,取此2部位测得TcB的平均值。每日测定2次,住院期间测定至少3次。所有操作均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新生儿科医师进行,记录测定时间,填写“新生儿胆红素监测记录表”。

三、随访方案

参照年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管理指南制订随访方案如下。

1.出院日龄≤3d的:出院前末次TcB水平低于同时龄胆红素水平第40百分位的(低危组),在出院后48h内随访;在第40~95百分位的(中危组),出院后24h内随访;高于第95百分位的(高危组),则收入院治疗。若随访时胆红素高于第40百分位,按照第2条标准进行随访。对出院日龄≤3d的新生儿,在生后5~7d至少获得1个胆红素数据。

2.出院日龄3d的:出院前末次胆红素水平位于同时龄胆红素水平的第40~75百分位者,于出院后48h内随访;高于第75百分位者,于出院后24h内随访。

3.干预标准:按照我国年“全国新生儿*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疸干预推荐方案)”提出的*疸干预方案进行干预。

4.随访说明:对符合随访标准的新生儿,在出院前由新生儿科医生发放随访卡。随访卡上写明具体的随访时间、地点及就诊流程,对家属进行书面(诊断证明书上写明)和口头交代,并发放宣传卡,充分告知有助于*疸消退的措施、*疸的危害及监测胆红素的必要性,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带患儿至*疸随访门诊检测TcB水平。其中,1月仅为口头交代,要求按时随访;2、4、7、10月除口头交代外,还给予纸质版详细随访说明。

5.主要观察指标及计算方法:(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胆红素血症病例数/研究对象总例数X%。(2)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再入院率=自产科出院后因高胆红素血症再人院的例数/研究对象总例数×%。(3)随访率=实际随访例数/应随访例数×%。

四、资料收集

收集临床资料,记录新生儿的姓名、病例号、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入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时经皮胆红素值,以及*疸的病因等。

五、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资料

观察组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50例(4.7%);非观察组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者例(7.1%)。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再人院率均明显低于非观察组(P值均0.05);2组入院胆红素水平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胎龄37周者26例(11.7%);≥37~38周者33例(14.9%),≥38周者例(73.4%)。2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二、新生儿*疸的随访率比较

本研究1月随访率为41.5%(49/);2、4、7、10月改进随访说明后,总体随访率为83.1%(/),高于1月(χ2=82.,P0.01)。

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对观察组和非观察组的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疸病因进行分析,居前3位者分别为早发母乳性*疸、围产因素(包括头颅血肿、母亲分娩前应用催产素、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围产期缺氧窒息史等)和病因未明确。其中,观察组前3位病因分别为病因未明确、早发母乳性*疸和溶血,非观察组则为早发母乳性*疸、围产因素和病因未明确。见表3。

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再人院率均低于非观察组,提示新生儿早期经过规律监测胆红素、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以及告知家长新生儿*疸随访的重要性,尤其是严格实施随访计划,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由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所导致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一、早期干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因高胆红素血症住院人数占我国住院新生儿的49.1%。胆红素具有神经*性,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核*疸,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核*疸在发展中国家及北美、西欧发达国家都有发生。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核*疸的发生率近年来波动在1/(~)例活产婴儿。在我国,年的一项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33医院共报告了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病例,约占收治患儿总数的4.8%。因此,如何早期干预、及时诊断、正确治疗,不仅是儿科医生,而且是产科医生、社区保健医生以及家长共同

1
查看完整版本: 规范管理新生儿黄疸可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