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终末期发展为肝性脑病,也称为肝昏迷疾病,提及该疾病的病发,可能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事实上,该疾病是属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与机体代谢紊乱有关,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行为异常、意识改变等,计算力障碍、定向力障碍和扑翼样震颤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一般情况下,在疾病晚期的时候,患者机体所具有的症状表现往往是较为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患者的寿命。
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快慢不一,轻重不等。典型的肝性脑病容易被识别,但隐匿型肝性脑病容易被忽视,由于诊断的疏漏,会影响治疗方案的完整性。而隐匿型肝性脑病本身也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预料的危害,肝性脑病病情险恶,致死率极高。当肝脏损坏到一定的程度,肝细胞大量死亡,肝脏无法分解*素,就会导致脑细胞被“*害”,但积极治疗可以扳回一局。
肝性脑病五期分治,越早治疗越好
一般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五期。潜伏期是无性格、行为异常,前驱期是焦虑、健忘、轻度精神异常,肝昏迷前期是行为怪异、严重精神障碍,昏睡期是昏睡、可以唤醒,肝昏迷期是昏迷、不能唤醒。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可是西医治疗大多是控制,没有好的效果,那中医是如何治疗更有效呢?
肝昏迷前期及早遏制,中医治疗撤停西药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21岁的张先生三年前开始发现肝功能异常,后来曾出现过*疸,经过治疗后好转,半年后又因过度受凉,再次出现*疸,检查并有腹水,医院控制治疗,但是*疸加重,腹水增多,活动度47%,多次会诊意见诊为病*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并主张中西医结合治。西医治疗包括激素,抗感染,利尿药以及输注血浆、葡萄糖等支持疗法,并用中药复方,当时症见:神志尚清,反应呆钝,一身*染,色如橘皮,两胁疼痛,脘腹作胀,口干思饮,大便不畅。西医诊断为病*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是肝昏迷前期,可是治疗了几个月不见好转,于是四处打听,最后找到了广慈中医门诊。
广慈中医辨证为*热炽盛,波及心肝,弥漫三焦,势欲动风。中医治法是泻热解*,清肝凉血。看舌象舌苔薄白,摸脉象脉沉滑,停用注射液,西药、激素等开始逐渐减量,拟以清热解*与健脾柔肝兼施,随证略有加减,一个月后去氢氢化考地松已全部停用。腹水消失,化验肝功能减轻,后继续巩固两个疗程,查肝功能已全部正常。患者自感乏力,纳食不香,大便不畅,苔净,脉沉滑。拟以健脾益气,养肝柔肝之剂以善其后。
张先生出院后不久即恢复整日工作,随访至今,1年来除过重体力劳动外,其他活动如常,饮食正常,体重恢复至65公斤左右,除有时过累后食欲不振,晚间腹胀外,其他无不适,肝脾均未触及,肝功能检查均属正常。
中医分析这个患者始于急性病*性*疸型肝炎,,以后近期临床治愈,后因过劳受凉而又再次急性发作出现急性肝坏死,神志呆钝、腹水、*疸俱见,已有早期昏迷之势,病情危重。因其神识呆钝,全身色*如橘皮色,口干思饮,大便不畅,舌质红,脉弦滑。四诊所见证属湿热蕴*,*热炽盛,热盛于湿,欲犯心包。因其正气尚未衰,元气未脱,邪虽盛而尚未,窍蒙神呆而尚未闭,在治疗的全过程中,中医辨证准确,故收效尚佳。
中医调治肝性脑病的原则及开窍药的使用
广慈中医调治肝性脑病,对于使用激素的病例,若欲减量或撤用时,中药仍可以起到配合的作用,可以根据病情和机体状况,采用不同的法则。本例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参、芪、术、苓、归、芍、精、断为用。若气血虚者,则常重用生*芪、丹参以气血双补;至于脾肾阳虚者,当以温补命门着手,可用附片、肉桂、仙茅、仙灵证脾等。总的原则是补偿和调整在激素撤减过程中机体气血阴阳的失衡状况。
对于肝昏迷的发生,除了一般所谓之痰湿、痰火、动风外,而湿热蕴*,*火攻心,是急性肝昏迷的主要因素。对于慢性肝昏迷患者,除了重视其本病补虚扶正以外,也要注意解*,仍是积极的措施之一。中医中药开窍剂适用于闭证,对于痰热湿浊荧闭或*火攻心,以致神昏窍闭,均可使用开窍药。痰热盛者,宜用安宫牛*丸,取其清热解*,开窍镇惊之效;痰湿蒙闭者,宜用局方至宝丹,取其芳香清心开窍之功,另如菖蒲、远志、莲子心等可入群药。
对于肝昏迷,一般凉开剂使用的机会较多,温开剂使用的机会较少。若昏迷过深,面色苍白,自汗,脉细欲脱,或见大出血,阳气式微者,已见脱证,开窍药物应慎用或禁用,应当扶正固脱为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