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身体有6个寒气ldquo入口rdq
TUhjnbcbe - 2021/2/27 18:25:00

12月7日开始,我国各地进入大雪节气,意味着此时冷空气愈加猛烈,温度也越来越低,同时也是频频降雪的时节。

天气越来越冷,我们常常会被嘱咐:“别着凉了”“别受风”,这些凉气、寒气到底从哪里来,如何侵袭人体?

实际上,人体有些部位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受寒,更需要细心呵护,捂好身体上的寒气“入口”,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一、寒气招来一身病

严寒的天气对于一些容易忽视的身体部位是很严峻的考验,它们一旦受冻,可能大小病就轮流上身了!以下五个部位千万别冻着。

01

脚、膝关节——影响血循环

现在很多年轻人上身穿着大衣、羽绒服,看着挺保暖的,但下身却配着九分裤,露着脚踝,美其名曰“时尚”。但医生提醒,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十几个重要组织,维持着全身气血的运转,对脏腑的协调、全身组织器官的联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它离心脏的距离最远,血液供应少,受寒后循环受阻,会减弱机体抗病能力,增加感冒等疾病的几率;而且脚踝的承重力大,外部却只覆盖了一层单薄的软组织,保暖性差,低温可能伤害到关节,阻碍气血循环,进而导致关节冷痛、伸曲受阻等。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长此以往患关节病的风险就会提升。同时,膝关节不注重保暖,也会诱发关节炎症。因为膝关节也处于肢体末梢,缺少肌肉脂肪保护,受冷后,血液循环变差,使得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容易导致关节病变。俗话说“养树先养根,养人先养足”“寒从足下生”,所以做好脚部保暖非常重要。除了穿厚实的鞋袜,晚上睡前也可以选择用艾叶、红花、生姜等药材泡脚。而关节不太好的人,则可以出门时戴上护膝,加强保暖;若是膝关节出现疼痛,发凉、肿胀,也可以试试以下热敷方:

四子热敷方

配方和用法

配方:紫苏子60克、莱菔子60克、白芥子60克、吴茱萸60克。

用法:把全部药材放入一个纱布包中,加少许水打湿,蒸30分钟,热敷患处。当出现皮肤过敏或破溃时停用。一天可热敷一到两次,当药包没有药味时再更换。

温馨提示:当您出现关节疼痛、发凉、肿胀,都可以运用这个四子热敷包来调理,有温通经络、行气消胀、散寒止痛的作用。

02

肚脐——易受风邪、寒邪伤害

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肚脐不能抠、不能露,但你可知原因?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被认为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因其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皮肤又较薄,屏障功能较差,因此寒邪、风邪很容易通过肚脐伤害人体,如感染风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另外,肚脐归属任脉,对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归这里管,风寒入侵则会诱发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建议:天气冷的时候可以穿高腰裤,暖住腹部;也可以试着按摩神阙穴。

做法

以神阙穴为中心的揉腹,神阙的穴位是补肾助阳的,能帮助阳气的恢复,还能锻炼脾胃功能。

03

头、颈——易伤害脑血管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寒邪来袭,可谓首当其冲。当头部受到冷气刺激后,脑血管会出现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这时脑部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血管收缩后,血压升高、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出现头晕、恶心症状,严重时则可能会发生脑卒中。颈部有3个重要穴位——风池穴、风门穴、风府穴,是风邪最容易入侵的地方。因此,很容易受凉。而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而对于肩颈有劳损的人而言,不注意保暖则会让酸痛加剧,雪上加霜!

建议

天冷出门时,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或围巾,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但不宜过紧;另外,洗完头发,一定要及时吹干,不能以湿发状态入睡或者出门。

04

鼻子——危害呼吸道

冬天很多人都会有红鼻头、流清涕的现象,这就是鼻子受寒的信号。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和“换气孔”。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其黏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变脆,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肺通窍于鼻,从而使有病菌的空气直接进入肺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建议

在寒冷、雾霾等天气出门,戴个口罩;平时没事空闲的时候也可以做做健鼻操:用双手食指指腹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有利于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子的御寒能力。

05

耳朵——易长冻疮

鼻子容易被冻红,耳朵也一样,而且一到冬天,耳朵上生冻疮的人可不少,其被称为五官之中最“怕冷”的器官。一方面,耳朵也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带来的热量也少;另一方面,耳朵除了耳垂部分有脂肪组织能保温外,其余部分只有较薄的皮肤包着软骨,而且还时常暴露在外,没有保护措施。

建议

“耳为宗脉之所聚”,因此耳朵的保暖措施也是不容忽视的。天冷外出的时候,可以戴大帽子,围巾等,顺带遮住耳朵,也可直接戴耳罩。

06

后背——伤害五脏气血

背部是督脉循行的地方,督脉为阳脉之海,主一身之阳气,调节阳经气血运行,其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里外,从而把阳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背部不但不能受寒,还是温经散寒的重要部位。

建议

冬天可以在室内穿件薄衣服晒晒背,或外出时加件羽绒背心,让身体更保暖。午后太阳当头之时,晒20分钟左右,傍晚时分则可以背对阳光晒后背,最好是边晒边拍打按摩,有助调理五脏气血。

三招补阳气、祛寒冷

除了注意以上六个部位的保暖工作,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吃,来帮助散寒,温暖整个冬天。

1.参姜水——温补阳气

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养的功能。也就是说,阳气充足,手脚得到温养,就不会冰凉,人体抵御风寒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温补阳气很重要。

做法

姜片6克、*参6克。一起煮水服用,若出现上火症状,则可以加3克菊花同煮。姜能辛温散寒、温补阳气;*参性平,能补气。

此汤对于阳虚导致的畏寒怕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姜枣梨皮茶——生津润肺、健脾胃

冬季阳气受挫,一方面会导致肺气不足,出现咳嗽、咳痰等现象;另一方面,人的脾胃功能也会随之减弱,吃的东西无法及时排空;再加上寒冷天气的刺激,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痉挛性收缩排空延迟,很容易引发各种肠胃不适,如胃炎、胃溃疡等。因此冬季要润肺、健脾胃。

做法

生姜3片、大枣5颗、梨皮适量一起泡水喝即可。

生姜、大枣和胃散寒,梨皮润肺,搭配饮用有散寒防感冒、润肺等功效。

3.白芷紫苏——解表散寒

万病不离寒气,而冬季人体则更易遭受寒邪的侵体,因此散寒是安全过冬的基础。

做法

4克白芷、5克紫苏叶、5克绿茶。将白芷、紫苏叶、绿茶混合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稍凉后即可饮用。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紫苏行气和胃,还帮助治疗感冒;绿茶则不仅提神清心、消食化痰。

此款茶能行气宽中、解表散寒,对于风寒感冒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专家简介

王凌立脑病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会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委员、陕西省“渐冻人”关爱互助协会。临床工作期间多次参加全国中医脑病科研及临床培训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经过二十年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业务专长: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脑病、大量脑出血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血管性痴呆,眩晕病,偏头痛。

END

往期推荐

大雪养生做好这几件事,整个冬天不生病早上摸摸头就能提升免疫力!效果好到看得见~志愿服务点亮金色童年,医院荣获陕西希望工程贡献奖(文章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编辑丨杨萃萃责编丨张丽姝审核

王凌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体有6个寒气ldquo入口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