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冷了快进屋,每周的盼头就是等你们来,又担心沟深路难走。”1月28日,陕西省*陵县田庄镇寇家河村的小伟爷爷拄着拐杖等在家门口,远远医院的康复治疗师们就笑着招呼,他说自己迎接的是*策春风、省城医生,更是寄托在脑瘫孙子身上的希望。
这是小伟的责任康复治疗师肖鹏涛第14次踏进这间窑洞,他的服务对象是8岁的小伟。医院受*陵县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开展“送康上门”服务,去年11月4日,他与医疗团队第一次来到这里,为在床上躺了8年、没接受过一天治疗的小伟做了现场会诊和评估,并作出“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诊断。作为脑瘫中最为严重的一类,小伟不能翻身、坐,不会说话,身体呈扭转样,完全无法生活自理。
首次会诊时,小伟家窑洞外面围了不少村民。“穷”“可怜”“没办法”是寇家河村村民对这家的评价。后经了解得知,小伟全家的收入来源仅依靠在县城务工的爸爸,小伟的奶奶则留在家中照顾小伟以及年过七十、股骨头坏死的小伟爷爷。
肖鹏涛深知“送康上门”责任艰巨,他决心最大限度地改善小伟的残疾状况,竭尽全力地实现“生活自理”的康复目标。他为小伟制定了个别化精准康复训练计划,他和团队成员每月累计上门开展康复治疗10次,并将规定的1小时服务时间,无偿增加至1.5小时以上。
经过近3个月的康复治疗,小伟从长期卧床、不会说话,到如今可以对坐2分钟,身体痉挛情况也有了明显减轻。自从能坐以后,奶奶喜欢把小伟抱到残联捐赠的轮椅上,到外面晒晒太阳。奶奶高兴地说:“*策好,你们好,有好心有责任(心),让我娃再不用望着天花板,现在也能像大家一样立起来看看外头了。”
据承担*陵县全部“送康上门”服务的该院家庭康复部主任杜锋介绍,本周服务从1月28日至31日,8名“赤脚康复师”带着理疗仪器,足迹遍布*陵县辖1个街道办、5个镇,为41位贫困残疾儿童家庭提供康复服务。经过团队近3个月的努力,全部服务对象的功能障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送康上门’看似是新鲜产物,其实更是一场及时雨!”*陵县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锐解释道:残疾程度重、家庭贫困、无监护人陪同接受正规治疗,这三个现实因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像是拦横在受训困难的残疾儿童群体与国家各项救助制度之间的一堵高墙,更是各级残联工作者在推进工作中难以调和的“心结”。*陵县符合国家救助*策的0-12岁残疾儿童中,绝大部分已享受了国家救助项目,能实现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治疗,但截至去年8月仍有41名残疾儿童虽符合救助条件却因为“送训困难”无法接受治疗。
年8月4日,陕西人残疾人联合会下发《关于做好为残疾儿童提供上门康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陵县在全省率先开展“送康上门”服务工作,迅速制定落地方案,与全省康复规模最大、医院医院进行对接。
“有个*策保障,有了专业团队,就是为残疾儿童康复两头兜底!对能送到康复机构去的残疾儿童做好‘应救尽救’,对确实送不了的残疾儿童就由*府出资提供上门康复治疗,切实打通残疾儿童康复的‘最后一公里’!”
临近春节,*陵县残疾人联合会与医院还在本周“送康上门”服务中,为残疾儿童送去了米、面、玩具、新年新衣等学习和生活用品。*陵县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杜婷表示:“接下来县残联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做好此项工作的方式方法,让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更加有效、便捷地享受精准康复服务,为残疾人民生兜底,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央广网)
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