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我账面上剩余的经费不足千元。只能说,对于我们这样的小课题组,原始创新的风险是巨大的。这条路很大的可能是越走越窄,以至于最终面临没有经费没有研究生的窘境。然而,我们终究是幸运的,终于活着看见了今天的朝霞。”
因为《自然·通讯》杂志一篇科研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晓东副教授和他的团队走入公众视野,这个仅有三个人、科研经费不足的团队,攻克下“可入教科书级”科研成果,首次在病*中发现朊病*,这一发现或为阿尔兹海默症的防治带来曙光。经过近十年努力,许晓东团队攻克下被外国专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顶级专家:
你们做不出来
“你们做不出来。”
当得知大洋彼岸的中国,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队要尝试鉴定朊病*,美国酵母朊病*鉴定的顶级专家兰德尔·哈尔夫曼(RandalHalfmann)这样评价。
然而,就在年1月21日,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一种病*编码的朊病*》(Aviralxprssionfactorbhavsasaprion)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这一研究,将朊病*的发现历程从动物、植物、真菌、细菌扩展到了最后一种生命形式——病*。同时,可能为揭示病*感染和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必然联系带来新的启示。
这是中国第一个成功在朊病*鉴定领域开拓疆土的团队,它的成员总共只有三人:许晓东、陈红英和南昊。
这项研究的发起者,许晓东副教授。图片来源:南昊
冷门缺经费
买耗材一毛一毛地砍价
心之所向,虽远必达。
这些年,他们付出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更艰难的是经费和人员的短缺。
由于研究方向过于生僻,许晓东常年申请不到课题,评不上职称,至今仍是一位七级副教授。因为缺少经费,他也不具备招生资格,大部分实验都由南昊一人完成,偶尔还需要亲自上阵。而在记者采访许晓东时,他的账面经费已不足千元。
许晓东
为了坚持完成这个实验他们想了很多省钱的办法。有一次许晓东到哈尔滨参加讲座时,说到他们用了一个很贵很贵的培养皿,一位听众以为他用了特殊的仪器,描述之后,听众才发现就是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皿,四十多块钱一个。但实验中要用很多这种培养皿,因为经费紧张,就买不起,很多还是其他老师资助的。就连实验室买离心管时,一包十几块钱,也都一毛一毛地往下讲价。
“我后来算了一下,我总共的科研经费是48.5万”。他凭着几十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和学院的支持,支撑了近十年的科研工作。
在实验室最困难的时候,许晓东的妻子陈红英教授为了维持实验室正常运转,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蓝耳病病*研究,重新调整研究方向,争取一些实验经费,给予许晓东各方面的支持与鼓励。
付出终有回报。许晓东团队首次在病*中发现朊病*,这也将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带来曙光。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时发现了朊病*的存在。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西纳因发现朊病*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在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都发现了朊病*。但是病*中是否存在朊病*一直不为人所知。如今,许晓东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这项空白。
他实在撑不住了
就去挣点生活费
说到南昊,许晓东的心里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感叹与欣赏。
在面对网友们赞许将文章第一作者署名为南昊时,许晓东这样答道,“这个课题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南昊做的,我只是做一些指导性的工作,所以他理应是唯一的第一作者。”
年许晓东的硕士研究生南昊毕业后,因为热爱这个课题,舍弃就业机会,选择留在实验室当一名“编外人员”,这对许晓东内心触动很大。
两年多来,在一次次的否定之中,南昊和导师一样坚定地选择了继续科研,面对“无名无份”的特殊身份和经济压力,南昊选择了忽视和坚持。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便出去打个零工,赚够了生活费就再折回来继续做实验。
这一切许晓东都看在眼里,他说:“就冲着南昊,我也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出点名堂来不可”。南昊对此这样回应:“我们的实验遇到了很多挫折,就跟‘排除法’一样,在不断摸索中前进。这期间许老师以及学院给我了很多支持和引导,我内心是十分感激的”。
南昊(图左)与许晓东(图右)。图片来源:南昊
许晓东这样评价南昊,他是个非常擅于思考的学生,平时涉猎广泛,对很多科学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懂得该如何设计试验。
其实,一开始南昊对这个课题没什么兴趣,但没过多久,他就被这个领域深深吸引,觉得“越做越有趣”。南昊渐渐意识到,这项研究一旦成功,将是一次能够“更新教科书”的成果。
事实证明,“壁垒”是真实存在的。这套酵母系统非常顽劣,南昊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论文里提供的方法来做,但就是做不出结果,走了很多弯路。
他和许晓东反复讨论细节不断改进方案。后来,随着文献的不断积累和操作上的日臻成熟,桀骜难驯的酵母系统一点点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渐渐发挥出了功效。鉴定路上的四道大门被一道道解锁。
“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能坚持十年,那么二十年也当是能够坚持的。”许晓东用一句话概括了这十年。
面对过去十年科研历程中的苦与乐,许晓东并没有止步感叹,而是选择继续扎身于病*科学研究,又一次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科研之路。
编辑
魏晨旭校对
任姝哲
来源
我是科学家iScintist、北京青年报、BioGossip、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为这样的科学匠人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