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心脑血管疾病就诊患者明显增加,每年的一月份,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病率均为全年的最高水平,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大约有50%是在冬季发生。
脑病科马俊勇主任表示,冬季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一是气温降低,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交感神经兴奋,致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心脏及血管负担加重,加之此季节运动减少,使脑、心脏、内脏血液灌注减少;
二是冬季排汗少,尤其老年人口渴感觉略显迟钝,喝水会明显减少,常见水分摄入不足,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上述各种因素促成了血栓的形成,增加了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机会,尤其老年人群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马主任提醒大家,大寒节气来临,要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要预防脑梗的发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它昭示着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开始,这个时期也蕴含着特殊的气候条件,那么人们如何适应节气变化来保持健康,本期特邀脑病科马俊勇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述大寒时节养生知识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冬三月都是积精凝神,封藏进补的好时机,大寒也不例外。我们应该顺应季节特点保养、储存甚至补充人体阳气,这也是“秋冬养阴”的含义。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注意呢?马主任表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防寒保暖大寒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起居仍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点,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阳气,晚起是为了养阴气。
大寒节气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带动体内的阳气,尤其是人的头、背部要多晒。头是阳气聚集的地方,但要避免灼伤眼睛。
大寒最需要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所以早晨、傍晚尽量不要外出,即使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这个时节出门建议戴帽子、戴围巾并穿立领衣服,给头颈部保暖不仅能挡住寒风,也能防止头颈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头痛、感冒、颈椎病等疾病的预防有一定作用。
另外,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也应立刻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手脚的保暖也很重要,可在睡前以热水泡脚,加速血液运行,改善睡眠质量。
大寒时节也是最干燥的节气,所以要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除了补充自己身体的水分之外,室内也要保持正常的湿度,可以通过加湿器等调节室内湿度,防止干燥。饮食以进补为主大寒养生饮食以进补为主,由于大寒时节相对寒冷,人体需要的热量也随之增加,所以应摄取一些脂类热性食品,如羊肉等,并配合药膳来对身体进行适当补益,这样会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但是,大寒也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顺应季节的变化做一些调整。滋腻进补的食物量应逐渐减少,而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宜适当增加,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日常饮食中具有辛温发散的食品有生姜、大葱、花椒、辣椒、紫苏叶、桂皮等。
养生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咸味入肾,苦味入心,从五行学说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得过多,会使本就偏亢的肾水更亢,而伤及心阳。
饮食原则是宜温热柔软,不仅是口感温热,食物的性质也要温热,可以起到健脾、暖胃、补肾的作用。选择相对舒缓的运动此时运动避免在低温的环境中进行,可以选择在室内运动,如果想在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太阳出来后,气温相对暖和的情况的下进行。运动强度也不要过分剧烈,冬天运动切忌出汗,出汗时毛孔张开,寒气侵入体内,极易引起风寒,反而得不偿失。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医院脑病科
——马俊勇
马俊勇,医院脑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从事脑病临床工作20余年,是河南省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拜师于北京中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脑病专家唐启盛,先后进修于医院,武汉中西医结合医神经内科,医院脑病科,对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痴呆、癫痫、心境障碍(抑郁、焦虑)、脊髓病变、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内科病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她的带领下,医院脑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默默无闻到跻身为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河南省区域中医脑病专科诊疗中心、河南省卒中专科联盟单位、国家区域(华中)中医脑病区域诊疗中心……如今,已逐渐成为三门峡地区脑病专业治疗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脑病科配备有中央监护系统、24小时动态视频脑电图仪、TCD、经颅磁治疗仪、脑生理治疗仪、中频治疗仪、合和治疗仪等诊疗设施,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病、面神经炎、帕金森病、痴呆、高血压、高血脂、头晕、头痛、焦虑、抑郁、失眠等神经科病症。开展超早期溶栓治疗脑梗塞,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及缓解高颅压,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超早期康复干预,降低中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医院失眠中心协作,开设了失眠专科门诊,充分利用中医优势,对失眠及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马俊勇主任深入卢氏山区为当地百姓进行义诊并传授健康知识马俊勇主任带领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五上午坐诊地点:门诊一楼脑病科诊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