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儿科拯救了一名患儿收到了今年的第一面锦旗“小宝宝皮肤看着有点*,为保险起见,建议请儿科会诊一下。”妇产科医生说。“王老师,小朋友出生不足一天,胆红素值高达多,是不是考虑收住院?”值班医生电话里咨询到。“是的,从整体情况评估,患儿多考虑ABO溶血,而且情况比较危急,先收住院,完善相关检查,我马上到。”话还没有说完,电话已挂断。年2月6日下午13:05分,我院儿科收住了一名患儿,该患儿因生后不到19小时即出现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染,通过询问病史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其母为O型血,患儿为B型血,生后不到19小时胆红素已经高达umol/L,网织红细胞极高,初步考虑新生儿ABO溶血症,因溶血重,接近换血线,情况非常危急,如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胆红素脑病引起的严重的脑损伤及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天的儿科主任王立瑞,接到科室值班医生的电话后,医院,一边查看患者情况,一边完善治疗方案,并及时与患儿家属沟通病情及治疗方案。家属明白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从患儿的整体病情出发,立即给予三面蓝光照射退*及注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进展等对症支持治疗。经过一天的治疗后,皮肤*染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贫血情况加重,为保证患儿的安全,王立瑞调整治疗方案,第一时间为患儿联系到了洗涤红细胞60毫升输注,配合丙种球蛋白等联合治疗,患儿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儿科医务人员们一颗悬着心才能平稳落地。辛苦的付出和默默的坚守总能收获。经过儿科医生和护士长达8天的细心治疗与护理,终于小宝宝身体逐步恢复,并于大年初三(2月14日)出院。大年初三,正是新春佳节时,儿科寂静的走廊里突然响起几道有力的脚步声,接孩子出院回家心切的家属按响了新生儿的门铃,手里还紧握着一面锦旗,并要求当面把锦旗交到王主任的手上,表达谢意!一面鲜红的锦旗就这么出现在了儿科的医生办公室。在门诊值班的王主任来到住院部,家属把这面代表着荣誉和肯定的锦旗交到了她手心里。王主任真切感受到了当好一名医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正是这份力量支撑着她迈步前行,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一起努力,为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年我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通过了验收,医院儿科在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方面又迈进了一大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发扬“老*牛”“拓荒牛”及“孺子牛”的精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目前,科室能熟练掌握新生儿的救治技术,在危重症新生儿的抢救、早产儿的治疗及护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使众多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得到了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为一个个家庭送去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最想看到、最欣慰的就是患者平安和家属的笑容,这就是对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肯定与鼓励。每一个新的生命出生在这世上都是无比神圣的,而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每一位到来的天使保驾护航!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也是人民的医护工作者!为人民的医护工作者点赞
来源:医院
责编:杨四光
审核:徐省桂金再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陇川县融媒体中心 邮箱:lcxcb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