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辛苦总结,未经本人允许,禁止二传二改!!!
每日一练:(答案见文章底部).肝性脑病病人不应给予的治疗是:()
A.肥皂水灌肠B.静注葡萄糖C.给予谷酸钾或谷氨酸钠D.精氨酸E.鼻饲50%硫酸镁
2.肝性脑病患者以昏睡及精神错乱表现为主时属:()
A.前驱B.昏睡期C.昏迷前期D.昏迷期E.临终期
肝性脑病红色字体和*色阴影为重点
肝性脑病旧称肝性昏迷,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性脑病最常见(单选)的原因。
2.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经常考多选,一定要记住!!!):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催眠镇静药和麻醉药、便秘、感染、尿*症、低血糖、外科手术等。
3.发病机制:
()神经*素:①氨是促发肝性脑病最主要的神经*素,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②血氨主要来自肠道、肾和骨骼肌(单选)生成的氨,但是胃肠道(单选)是氨生成的主要部位;③游离的NH3有*性,能透过血脑屏障,NH4+相对无*,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单选);④当结肠内pH>6时,NH3大量弥散入血,当pH<6时,则以NH4+形式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除。⑤机体清楚氨的主要途径(单选多选):a.合成尿素;b.消耗氨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c.血氨过高时,可从肺部呼出少量。
(2)神经递质的变化(单选多选):①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递质;②假性神经递质;③色氨酸。
二、临床表现:(各期的名称、临床表现的特点区别都要记住,经常考)
分期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
焦虑、激动、淡漠、健忘、睡眠倒错等轻度精神异常,可有扑翼样震颤,即嘱病人两臂平伸,肘关节固定,手掌向背侧伸展,手指分开时,可见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急促而不规则地扑击样抖动。脑电图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
嗜睡、行为异常、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及定向力障碍。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异常。
三期/昏睡期
昏睡,但可以被唤醒,醒时可应答,但有神志不清和幻觉。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阳性。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明显异常。
四期/昏迷期
昏迷,不能被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等强烈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减反射小时,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三、治疗要点
.及时识别及去除肝性脑病发作的诱因;
2.减少肠内氮源性*物的生成与吸收:
①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单选)灌肠,或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30-60ml导泻。对急性门体分流性脑病昏迷者用乳果糖ml加水ml灌肠作为首选治疗。
②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使用抑制肠道产尿素酶的细菌的口服抗生素,减少氨的生成,如新霉素、甲硝唑等口服。
③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可降低肠道pH,抑制肠道细菌生长,使肠道细菌产氨减少,减少氨的吸收,促使血液中的氨从肠道排出。
④益生菌制剂:维护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素吸收的作用。
3.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目前有效的最常用的降氨药物为L-鸟氨酸-L-门冬氨酸,其能促进体内的尿素循环而降低血氨。
4.人工肝支持治疗,如血浆置换、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尤其适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者。
5.肝移植。
四、护理措施(案例分析题)
.意识障碍
()病情观察:注意病人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征象,如有无冷漠或欣快,理解力或近期记忆力减退等;
(2)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
①清除胃肠道内积血,减少氨的吸收。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诱因,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禁忌用肥皂水。(常考单选)
②避免快速利尿和大量放腹水,以防止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大量蛋白质丢失以及低钾血症。可在放腹水的同时补充血浆白蛋白。
③避免应用催眠镇静剂、麻醉药等。当病人狂躁不安或抽搐时,禁用吗啡、水合氯醛、哌替啶及速效巴比妥类。
④防止及控制感染。
⑤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
(3)用药护理(单选多选):①服用新霉素不宜超过个月,用药期间应检测听力和肾功能;②乳果糖应从小剂量开始应用;③病人尿少时少用钾剂,明显腹水和水肿时慎用钠剂,谷氨酸盐为碱性,使用前可先注射3-5g维生素C,碱血症者不宜使用;④大量输注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给予高热量饮食:每天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ml(单选)为宜,肝硬化腹水病人一般以尿量加ml为标准控制入液量。
(2)蛋白质的摄入(这个部分标红的地方经常考,单选多选):重点不在于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而在于保持正氮平衡。蛋白质摄入的原则:①急性期首日禁蛋白饮食,给予葡萄糖保证供应能量;②慢性肝性脑病病人无禁食蛋白质必要;③蛋白质摄入量为~.5g/(kg·d);④口服或静脉使用支链氨基酸制剂;⑤植物和奶制品蛋白优于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含甲硫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含支链氨基酸较多。
(3)不宜用维生素B6(单选),因其可使多巴在外周神经处转为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组织,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递质。
今日答案:.A,2.B
(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人卫版《内科护理学》,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