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院回医药脑病科发展纪实
TUhjnbcbe - 2021/5/31 21:48:00

贺兰巍巍,*河滔滔,丝路文明,源远流长。

在中国民族医药发展的历史画卷中,无论是西藏高原的藏医藏药、天山南北的维医维药、漠北草原的蒙医蒙药等少数民族医药的杰出先驱,还是后来居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回族医药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珍贵遗产,都烙有千年丝路中外文明交流的印记,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浓墨重彩和历史渊源。

中国回医药是中国回回民族传统医药的简称,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大家庭中重要成员之一。是古阿拉伯、伊斯兰医学通过丝绸之路而传至我国,并汲取古代中医理论精髓,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医药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穆斯林医学文化特征,历史久远,渊源有自。

回医回药,于斯为盛。在滔滔东流的*河之西,巍巍绵延的贺兰山以东,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塞上明珠银川市,古丝绸之路上一座历史名城。声名鹤起的回医药脑病科——宁夏医院中医科就伫立于这里。

走进回医药脑病科病区,庄重典雅的回医药装饰风格格外显眼,过道两旁的锦旗、字画错落有致,厅中的回医药宣传栏及特色简介,让人感觉犹如观赏一幅做工精美的织锦,恰似阅读一本色彩斑斓的画页。尤其是护士台中央悬挂的“精诚仁朴”科训扁牌,更能彰显科室医护人员济危救病的爱心、自强自立的壮志和创新发展的追求,熠熠生辉。

从年科室更名为回医药脑病科,到年医院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单位,到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十二五国家中管局临床重点专科,到年自治区回医药防治脑病科技创新团队,到年自治区回医药示范病区,再到年自治区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基地。短短五六个春秋的不断攀升,回医药脑病科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大发展。目前专科现有医务人员34名,其中高级职称6名,中级职称18名,初级职称1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8名;专科拥有门诊部和住院部两个区,门诊部设有名回医中医专家工作室,以及回医脑病科、中回医疼痛科、内科、妇科、骨伤科、针灸科和皮肤美容等亚专科门诊;病区床位40余张,专科特色诊疗服务具有一定的规模。

数年跋涉,一批又一批回医专科人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从原来仅有几名大夫的中医科到今天全院唯一一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从过去一味的临床摸爬滚打到现在科研领先的回医药创新团队,时光流转了日月星辰,却不能流转回医专科人的执着追求;风尘掩没了漫漫征途,却无法掩没回医专科人的壮志豪情。

几度弦歌,一批又一批回医专科人唱响了今天的颂曲。回医药脑病科崭新的面貌,洋溢着自强自立、朝气蓬勃的气息,更显现着回医药脑病科跨越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区市领导、宁夏医科大学**领导多次亲临专科视察,对科室取得的成绩,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前来专科考察的国内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友人也络绎不绝。

近年来,专科主持国基金课题2项,省市级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获国家专利技术发明6项、省级成果奖2项;发表医学论著余篇,主编专科专著4部,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回医药脑病科着力于整合优势资源,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服务、新技术开发齐头并进,科技创新成为了科室发展的引擎,借助自治区回医药脑病防治创新团队和创新中心平台,先后开发出了8种回医药特色诊疗新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明初出现的《回回药方》是唐中叶西方伊斯兰医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编撰的一部伊斯兰医药百科全书,是一部现存较早的具有鲜明的回医药特色的经典之作,也是梳理、总结和探究回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文献之一。贾孟辉主任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回医药文献的整理和挖掘研究,编著的《回回药方残卷注评》一书,是当今全面系统注释和评论《回回药方》的一部力作。尤其对《回回药方》中防治脑病的经典方剂-”失荅剌治丸”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2项国基金课题都是研究”失荅剌治丸”防治脑血管病。

这是科室开发出的一种回医药药氧疗法。该法是贾孟辉主任依据回医“脑主思维及运动”及“鼻通于脑”的脏腑经络理论,汲取《回回药方》的用药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知识而开发出主要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一种药、氧结合新疗法,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技术认证。该疗法主要以药氧药芯的香药挥发成分与氧气充分混合成药氧,通过口鼻吸入,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心组织缺氧缺血状态,达到修复和营养脑组织等作用。主要适用于禀性衰败、湿痰根源、瘀血根源、脑经上润所致的缺血性脑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失眠、脑瘫、癫痫、帕金森氏病、痴呆、冠心病和心梗等。

这是科室研发的又一种回医药适宜技术——滴鼻剂疗法。本法是回医药一种特色外治法。源于《回回药方》所载的“治左瘫右痪滴鼻方”,由贾孟辉主任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防治脑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该法是依据回医“脑主思维及运动”及“鼻通于脑”的理论,遴选《回回药方》所载的经典滴鼻剂方而开发出的一种芳香类回药制剂。运用药物通过鼻粘膜吸收,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组织缺氧、缺血状态。适用于禀性衰败、湿痰根源、瘀血根源、脑经上润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失眠等。

这是科室创新出的一种回医特色疗法——脑经针刺技术。回医脑经针刺法是依据“脑主总觉,司思维和运动”、“百脉发于脑、复会于脑”的回医脏腑经络和四液体质辨证理论,在头皮脑经循行部位施以一定的皮下针刺手法,从而达到疏通脑经、平衡四液、调节脏腑、活血通络、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特色外治方法。适用于禀性衰败、湿痰根源、瘀血根源、脑经上润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失眠等。

回医药经络理论是回医药传统特色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吸收和融合中医经络理论精华基础上而逐步形成的,与中医经络理论既有相同又有区别的一种回医药特色理论。

“脑经”概念首见于元末的《回回药方》,清初的回医药理论大家刘智,在《天方性理》中对脑与“脑经”的关系、“脑经”的生理功能等进行了阐述,认为“夫一身之体窍皆脏腑之所关合,而其最有关合于周身之体窍者,唯脑。盖脏腑之所关合者,不过各有所司,而脑则总司其所关合者也,脑者,心之灵气、一身之精气,相为缔结而化焉者也。其为用也,纳有形于无形,通无形于有形,是为百脉之总原,而百体之知觉运动皆赖焉。”强调了脑为“百脉之总原”,主司“百体之知觉运动”。又云“其筋络自脑而通至于目,则目得其总觉之力而能视。其筋络通至于耳,则耳得其总觉之力而能听。其筋络通至于口鼻,则口鼻得其总觉之力而口知味、鼻知臭。故肝开窍于目,而其目之所以能视者,脑之力也。肾开窍于耳,而其耳之所以能听者,脑之力也。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而其口之所以知味、鼻之所以知臭者,脑之力也。其筋络自脑而通至于周身,则通身得其总觉之力,而手能持,足能行,百体皆知痛痒。”指出“脑经”与头面官窍和脏腑的联接性。

脑经是回医药经络理论的重要内容,回医认为:脑主总觉、主司人体运动和感觉,主管全身脏腑功能的协调。脑的主司全身的调控信息作用主要依赖脑经的依次传递和布达。

回医脑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脑经由脑白液经、脑红液经、脑*液经和脑黑液经组成,其分别与循行与头面部的他经相互交汇而形成首尾衔接、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其特征是发于脑复回于脑(见图1牛阳《回医基础理论》)。

脑经流注次序:

发于百会→脑白液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脑红液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脑*液经→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脑黑液经→督脉→任脉→脑白液经→复回于百会。

脑经在头面部的循行:

脑白液经:起于百会穴,止于头维穴;

脑红液经:起于听宫穴,止于通天穴;

脑*液经:起于天牖穴,止于天冲穴;

脑黑液经:起于天鼎穴,止于脑户穴。

回医药理论认为:脑主司机体的运动、感觉,主思维和情志。刘智在《天方性理·知觉显著图说》中将脑的功能称之为“知觉”,并划分为十种,即寓于外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寓于内的总觉、想、虑、断、记等,强调寓于外的五种知觉,分别寄之于耳、目、口、鼻、肢体,是五宫的机能再现;而寓于内的五种知觉,因其位总不离于脑,则视为大脑直接功能的再现,并对大脑直接功能在脑内的分区定位做了阐述,指出“总觉者,总统内外一切知觉而百体皆资之以觉者,其位离于脑前;想者,于其已得之故,而追想之以应总觉之用也,其位次于总觉之后;虑者,即其所想而审度其是非可否也,其位寓于脑中;断者,灵明果决而直断其所虑之宜然者也,其位次于虑后;记者,于凡内外之一切所见所闻所知所觉者而含藏之不失也,其位寓于脑后。”显然,回医药这一关于脑的功能定位说的科学论断,要比十九世纪奥地利医生加尔所提出的大脑皮层机能定位学说早了年。

科室还开发了回医李氏马刺针刀疗法快速治疗各种疼痛病症,回医脐疗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回医姜疗治疗风湿病,回医放血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病等,疗效十分肯定,影响很大。

一项项革故鼎新的研究,一宗宗闪亮问世的成果,谱写一篇篇创新发展的华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回医药脑病科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