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5点,余尚贞就已开始研读中医药经典;每周,她坚持出4个门诊和一次查房;每月,她要为超过位病人看病;每年,她招收的医院最多。
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及广东省余尚贞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医院脑病科学术带头人。从医30余年,她坚持“修己”,不断从中医药经典中汲取知识,深研中医中药;如今,她坚持“育人”,在一线临床带教,将经典回归临床。
“祖上4代从医,说得上‘医学世家’,而我是唯一的中医。”余尚贞开玩笑说,“我以前的理想是成为外交家,成为一名中医师,可能是命运使然。”高考填志愿时,父亲只给了她两个选择:医生或者老师。本来想成为一名西医的她,考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习了中医。
敲开中医药的大门之后,余尚贞迅速成长,在拜“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为师后,更是深研中医中药。中医博大精深,不仅需要“悟性”,还不断学习。她谦虚地说:“从医30余年,我现在只能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中医。”
她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专业,在不断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她救治了许多神经内科急危重疑难症,医院神经内科,把仅有15张床位的神经内科,发展成为现在拥有四个病区张床位的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不少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也有很多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只能治疗一些慢性病,这是对中医的误解。”余尚贞说,“在我们的中医脑病科拥有独立的NICU,NICU内配备中药急煎区。在这里,我们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救治了一个个急危重症病人。”
江门市首例广州管园线虫病人小文(化名),因生食福寿螺,导致管园线寄生虫感染,医院ICU抢救时已重度昏迷。患者经大量抗生素、打虫药治疗后,仍保持近40度的高热、深昏迷20多天,病情没有丝毫的好转。
“小文还能醒过来吗?清醒后会不会有后遗症,以后还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余尚贞回想起当年矛盾的心情,“他当时只有20多岁,放弃治疗就意味着一条年轻的生命消逝。”
经过仔细的检查,她毅然决定停用昂贵的抗生素,运用中医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大剂量扶助正气的中药,并使用鼻饲的方法帮助昏迷不能进食的小文服用。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小文的情况,只有余尚贞还在坚持。半年以来,她每天坚持查房,调整中药,亲自每次喂食中药,小文奇迹般地苏醒了,没有出现后遗症,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当时,小文父母感激地握着她的手说:“是你给了这个孩子第二次生命。”
多年来,余尚贞积极开展各项医疗业务,进行新技术的探索,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建立五邑地区首个卒中绿色通道,开展脑梗死神经介入围手术期中药治疗,减少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减少抗血小板药及抗凝药的使用,减少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当我身心疲惫不想带教的时候,都会想起梅老师的这句话;梅老师现已80岁还在坚持带教学生、坚持每周坐诊,我也应该向他学习,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余尚贞说。
年开始,她参加院内师承带徒工作,年成为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年建立广东省余尚贞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不断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目前,她正在带10个研究生,医院带研究生最多的导师。
“余老师十分注重临床的教学,从基本功‘望闻问切’开始,指导我们领悟四大经典。”年,医院脑病科中医师梁敏莹成为余尚贞的硕士研究生,“余老师研究和治学都十分严谨,但她从来不给我们的学习设硬性规定。她用个人行动影响着我们,我们看到她临床工作、行*工作这么繁忙都要不断学习,我们更没有理由懈怠。”
现在,她与学术继承人共同落实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继承工作,研究国医大师梅国强的扩大《伤寒论》方临床运用之八大途径,探讨其在脑科疾病的运用途径,总结出相应的辩证方法和选方用药思路,提高专科的辩证水平。
作为分管科教的院长,她十分重视本科临床教学。每年,她会组织开展方剂考核及比赛,开展中医经典比赛,每月举办一次的中医论坛,同时,严格要求带教老师,强化教学意识,将科教工作列入科室绩效考核中。除了亲自参加各科室的教学查房、现场进行中医辨证点评外,她还会加强对本科实习生的带教管理,积累带教经验,达到教学互长、以点带面的目的。
近年来,医院总体带教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国家级中医住院医师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主基地。医院临床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均获省市级科学进步奖数项,并在年通过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的认证。
余尚贞: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及广东省余尚贞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暨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医院脑病科学术带头人。
出诊时间:周四全日、周五上午
出诊
国医堂门诊六楼()室
文章来源:南方+ 作者:张泳渝
编辑整理:宣教科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