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惊厥,又称抽风,发病急且凶险,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那么,什么是新生儿惊厥?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如果宝宝突发惊厥,我们家长又该怎么做呢?宝爸宝妈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新生儿惊厥?
惊厥,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抽搐、抽风,是由于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脑细胞发生不正常放电的一种疾病。在所有新生儿疾病当中,惊厥是比较常见且发生时病情较为凶险的疾病之一。
跟同龄宝宝相比,体质较弱的宝宝发病的概率比较大;不同年岁的宝宝相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病。新生儿惊厥往往预示可能会发生危重疾病,一旦宝宝出现惊厥的现象,应迅速就医诊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生儿惊厥的表现?
24小时内突然出现全身或局部痉挛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发作持续时间短,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可以转变为癫痫,造成严重后果。
炎热的夏季是惊厥的高发期,父母一定要多加注意。区别正常抖动与惊厥引起的抖动孩子大脑皮层对下级中枢神经的兴奋控制协调能力较差,肌肉紧张度较高,遇到冷、热、痛等刺激,孩子的肌肉会过度收缩或抖动,这是完全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面部、肢体有不规则、节律不固定的抽动,同时伴有面色青紫、两眼凝视、震颤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时,则多因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必须引起重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01
颅内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02
感染
多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的宝宝,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的则多见于出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代谢异常
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高钙或低钠血症;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胆红素脑病;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04
药物
药物过量或中*: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05
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06
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07
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孩子惊厥时家长要怎么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孩子平卧,松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窒息。
双齿间垫以木质的压舌板或木质的勺子,以防舌头被咬伤。
用拇指压孩子的人中穴,能够起到定惊作用。
千万不要强烈摇晃孩子,或对孩子大声喊叫,否则会加重孩子的惊厥。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在孩子患病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高热,可按预防惊厥的方法帮助孩子降温。
怎样预防新生儿惊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惊厥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宝宝的健康,因此为孩子的健康着想,父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疾病发生。
01
增强宝宝身体素质
若是宝宝身体素质较差,那么抵抗力弱易生病,所以要让宝宝多活动,增强宝宝体质,降低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几率。
02
改善居住环境
注意加强对宝宝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提高孩子的机体适应能力,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03
加强营养
宝宝除了需要补充足够的奶类食物,待4——6个月后还要摄入适量的辅食,比如富含钙元素、维生素B1、各种矿物质等食物。谨记定点喂养,不要让宝宝感到饥饿后才喂食,此举可降低宝宝因血钙过低和血糖过低而导致惊厥的几率。
04
合理用药
婴幼儿用药要谨慎,如有需要一定要谨遵医嘱服药,防止发生用药过度和药物中*。
05
加强看护
宝宝还不能自行避开危险,父母要时刻注意他们的情况,防止新生儿因摔倒损伤而感染,更要防止新生儿的头部损伤,避免头部受到拍打或撞击。
文章参考:
1.新生儿婴儿护理百科全书
2.育儿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