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大的宝宝宁宁平日里活泼可爱,整天“爸爸”“妈妈”叫个不停,学东西也很快,是全家人的心头肉,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无穷欢声笑语。
但在去年11月份,宁宁在家里吃果冻时不慎呛噎住,而当时恰巧父母都没在身边看护着,孩子因此长时间窒息。
待父母听到孩子咳嗽时才赶过来,发现孩子张嘴,却不能说话,父母才意识到孩子被吃的东西呛住了,而且呼吸急促,脸色发青,已经没有了意识。家长见状,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紧急做了心肺复苏抢救后,孩子慢慢有了呼吸心跳,但是出现了间断发作性四肢强直,眨眼,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及癫痫,意识一直昏迷,癫痫发作的情况也没有解决,于是赶紧驱车千里从老家来到首都医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找到了昏迷促醒专家董月青主任。经过检查和评估,董月青主任建议做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期望能够在控制癫痫发作的同时促醒患儿,让患儿醒过来。
这些预防孩子噎食细节家长要注意
首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专家董月青主任表示,小孩子由于咽喉部位发育还不完善,并且吃东西的时候,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旦受到惊吓或者大笑,都是有可能被噎住的。
一旦噎住,异物进入我们的气道,堵塞气道后,就无法呼吸到氧气。这意味着:大脑就会严重缺氧!心跳也很快就会随之就停止!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而导致窒息死亡的儿童近名。因此,家长一定要留心,预防小孩吃东西噎住。
1、小孩身旁随时要有大人照顾,不要让小孩边吃边玩。小孩子嘴里含东西时、一定要让她安静地坐下来。孩子吃东西时,要保持坐姿。小婴儿吃奶瓶时,就要有大人在旁边随时照顾。
2、绝对不要让孩子拿到容易吞咽的小东西。小孩常常吞下的东西包括:玩具零件、气球、别针、蜡笔、钱币、小螺丝、大人的珠宝耳环等。
3、不要让小孩吃大型的、硬的、圆形的食物,包括:热狗、汉堡、花生米、硬糖果、玉米粒、葡萄干、豆子、切成小丁状的蔬菜。
1分钟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噎住了,千万不要惊慌,应拨打急救电话,同时立即对孩子进行急救,医院进行抢救。
图片转自:人民日报微博1岁以下的婴儿:拍背、压胸
图片转自:人民日报微博如果孩子能发出声音或者哭泣,尽量让孩子咳嗽。当孩子仍有反应,但已经不能发声或哭泣时,采用拍背加胸部按压的方法。
01拍背
用左手托住婴儿的面部和颈部,将孩子翻转为脸部朝下,并放在左腿的大腿上。用右手的掌根,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连续拍打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02压胸
如果异物仍未排出,用右手托住孩子的头部和颈部,放在右腿上。用食指找到宝宝两乳连线中点,中指并拢后自然落在两乳中点下方。连续按压5次,频率为每秒1次。连续按压后,检查孩子嘴里是否有阻塞物。如果有,小心地拿掉。如果仍没有排出的话,拨打,并从拍背开始进行下一次循环操作。
2岁以上孩子或大人:腹部冲击法
如果患者仍能呼吸或咳嗽,鼓励患者咳嗽。当患者仍有反应,但已经不能发声或呼吸时,采用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01站到背后
问问患者是否不能呼吸,如果患者点头,告诉他您将要开始急救。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给出的急救建议,施救者应站在病人背后,一只脚放置于患者两条腿之间。右手握拳,大拇指收到手掌内,以免伤到患者。
02冲击腹部
搂住病人腰部,找到肚脐上方两指处,右手握拳,虎口对准该处。左手抓住右手,两只手从下往斜上方冲击腹部。如果患者体型较大或是孕妇,应给予胸部冲击。将双臂放在患者腋下,双手放在胸骨下半部,以同样的手法冲击就可以。需要持续冲击直到阻塞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应。
昏迷患者的神经调控促醒治疗
首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昏迷促醒专家董月青主任表示,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塞和各种原因导致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均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目前神经调控技术在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意识方面疗效显著,较为成熟的技术包括:脑深部刺激器(DBS)、脊髓刺激器(SCS)、骶神经刺激器(SNS)、迷走神经刺激器(VNS)等。
1、脑深部电刺激(DBS)
脑起搏器术中选择和刺激靶点又称为脑起搏器,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到控制大脑中的相关神经核团。DBS手术属于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低、术后康复快等特点。
2、脊髓电刺激(SCS)
脊髓电刺激示意图可以调节局部脑血流量,从而引发作为意识相关神经环路的功能变化。截至目前,发表的文献和数据共通过SCS治疗了例昏迷患者,一半以上的患者有临床改进。
3、迷走神经刺激(VNS)
最近法国的研究人员应用迷走神经刺激促醒了一名车祸后植物状态15年的35岁男子。这一结果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这一结果对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状态持续超过12个月就是不可逆转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迷走神经刺激示意图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能改善患者目前的生存状态。迷走神经刺激(VNS),已被用于癫痫症和抑郁症的治疗。另外迷走神经将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连接,其在清醒、警觉和其他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